- 主题
- 客庄旅游
- 地点
- 屏东
- 天数
- 2日游
- 游玩路线
- D1:六堆客家文化园区→福尔摩莎可可农场→五沟水聚落
D2:林后四林平地森林园区→屏东客家文物馆→屏烟1936文化基地
位于屏东的六堆是客家大本营,汇集大小客庄聚落,清朝时期为了保卫家园组成义勇民团,划分为不同队伍,包含先锋堆(现今万峦)、前堆(现今长治及麟洛)、中堆(现今竹田)、后堆(现今内埔)、左堆(现今佳冬和新埤)、右堆(现今高树与高雄美浓)等六堆,其实「堆」即是「队」,后即以六堆称名。客家人重视四季时序变化,「春祈、夏耘、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表达对天地感谢与崇敬,举办多种活动庆祝一年一度秋收祭的到来。系列活动包含伯公祈福厂暨还福祭仪、六堆逗闹热踩街游园开幕式、特色野餐飨宴、客家美食小栈、食福宴暨晚会等,除了是当地人的重要节庆更欢迎非客家族群一起参与这项隆重的文化庆典活动,同时顺游客庄景点、认识客家文化,体验客庄之美。
推荐玩法1:参与收秋祭 ─ 敬天谢神诚心感恩
伯公祈福厂暨还福祭仪,当地民众会向伯公祈求庇佑或求取愿望,体现了对天地神明敬畏与感恩的情感。
这二项祭祀活动主要是为了感谢伯公(即土地公)的保佑,并祈求未来一年的平安与丰收。伯公是客家地方的守护神,保护地方居民的安危与繁荣。当地民众会向伯公祈求庇佑或求取愿望,因而设立「伯公祈福厂」。祈福厂是指专门用来进行祈福仪式的场所,可能是一间庙宇,或者是设置在特定场所的临时祭坛,会有专门负责祭仪的人进行祈福仪式。而「还福祭仪」则是当民众祈求得到应允后,会举行「还福祭仪」表达感谢与回报,体现了对天地神明敬畏与感恩的情感。
食福宴
「六堆秋收祭」活动中,最特别、最受大家喜爱的「食福宴」,是在还福祭仪后会以办桌方式宴请亲友好友分享所得到的福气,每年都由在地厨师搬出拿手绝活,料理出独特的手路菜,让大家品尝道地六堆客庄独特佳肴。每年开放订桌都秒杀快速抢购一空,十分热络。能够参与食福宴不仅是对神明的敬奉与回报,更能享用到客家传统美食,并传递著对来年幸福的期望和祝福。
推荐玩法2:包罗万象展现极致客家风情 ─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保存并传承客家人的历史、语言、习俗与艺术,同时提供游客一个了解客家生活与历史的空间。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位于台湾屏东县,是一处专门展示客家文化艺术的园区,保存并传承客家人的历史、语言、习俗与艺术,占地约30公顷,空间规划有自然草原区、田园地景区、伞架客家聚落区及九香花园伯公区四大区域,兼具文化教育与丰富的自然生态,十分适合亲子旅游。园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和保存客家文化,特别是在六堆地区的客家历史与风情。园区的设立不仅是文化保存的场所,也同时提供游客一个了解客家生活与历史的空间。
巨型绿能伞架地标 ─ 伞架客家聚落区
伞架形体的构想来自二处,其一为客家人农耕时所戴的斗笠,其二则是来自客家纸伞工艺。区内架设六座巨型伞架,重现当年大树蔽天的遮荫作用,伞下是游憩空间,伞面上是太阳光电板,产生的电力供园区使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种植7445棵树。在本区的客家文化展示馆内有丰富的展品,介绍客家人的历史、语言、传统生活方式等,特别是关于伞架聚落区的历史发展。伞架聚落区内客家食堂里的餐厅和小吃摊提供各式各样的客家美食,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最道地的客家料理。
感受客家建筑之美
园区内复建了几座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建筑,如客家四合院和圆楼等,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能让大家了解客家人对家庭和土地的重视。进入这些建筑内,感受昔日的居住方式。专业的导览服务,让你深入了解这些传统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和客家人生活的智慧。
空气中飘散著烟草香 ─ 烟楼
烟楼最初是台湾烟草业发展的产物,台湾曾是烟草种植和加工的重要地区,而屏东是台湾烟草生产的重镇。烟楼是当时用来将采收的烟叶进行风干处理,利用楼层间的空气流通来达到烟叶干燥的目的。六堆文化园区内这座烟楼是地方仕绅捐赠由他处迁移至此,馆内展示当地的农业发展历程、烟草产业的兴衰及与烟草相关的历史文物与照片。
客家手工艺体验
客家手工艺展示是伞架聚落区的另一大特色,对DIY手作有兴趣的人可以参加纸伞制作课程,其他还有如竹编、布艺、陶艺等工艺,这些都是客家人传承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小朋友可以报名参加聴故事的教育活动或至亲子游戏区,整体环境舒适配备齐全;另外区内还提供客家蓝衫试穿拍照,大人小孩尺码均有,保证让人收获满满。如果意犹未尽,园区内艺品伴手礼店有各式客家花布制成的布包、提袋、帽子、纸伞等,手工精致,令人爱不释手。
欣赏文化表演和活动
园区会定期举办客家音乐、歌舞表演等活动。可以观赏到当地的客家民歌、传统舞蹈、客家戏剧表演和乐器表演,这些都是体验客家文化的重要方式,节目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能让你更直观地了解客家的文化底蕴。
享受户外田园之乐
辽阔的户外庭园区域,树木扶疏,不论湖畔赏景或沿著木栈道散步都十分惬意,田园风光也非常迷人,是拍照、散步、放松的好地方。许多游客会来这里享受大自然的气息,并学习农业和生态保护的知识。九香花园伯公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园区内有许多当地特有的植物与花卉,精心设计的步道和观赏区,适合游客漫游。这里不仅是欣赏美丽花卉的好地方,也是进行自然生态观察和摄影的理想场所。
推荐玩法3: 巧克力从哪里来 ─ 福尔摩莎可可农场
清水模时尚又文青的建筑外观搭配大片玻璃落地窗的福尔摩莎可可农场,不仅展示可可的栽培过程,还提供了各种与可可相关的教育与体验活动,喜欢巧克力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里的DIY课程!
福尔摩莎可可农场虽然占地不大但五脏俱全,分为可可教室、可可咖啡馆、可可实验室及礼品贩售室等四区,可可农场使用有机栽培方式种植可可树园,游客可以参观可可树的生长过程,了解每一颗可可豆的收获、发酵、干燥等工序。喜欢巧克力又想尝试做出自制巧克力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里的DIY课程,不仅展示可可的栽培过程,还提供了各种与可可相关的教育与体验活动,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巧克力的源头及制作过程。
亲手做出自己的巧克力
台湾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可可树的生长,福尔摩莎可可农场除了可可的栽培及相关知识展示外,还提供巧克力制作的体验课程。游客可以亲手参与从可可豆到巧克力成品的制作过程。包括可可豆的烘焙、磨豆、调制巧克力、以及制作巧克力产品(如巧克力棒、巧克力糖果等),是让人亲自动手又充满乐趣的体验,特别适合家庭和团体游客。完成巧克力作品再前往简洁开放明亮的咖啡馆点上一杯香醇的咖啡,度过充实的午后行程。巧克力DIY采预约制,想要参加的朋友记得一定要事前预约喔。
推荐玩法4:深入客家聚落找寻客庄原味 ─ 五沟水聚落
五沟水聚落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客家聚落,聚落内保留了相当多的客家历史建筑,同时也是全台第一个文化资产法指定客家聚落。
名字源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因为该地区有五条小溪:头沟水、二沟水、三沟水、泗沟水、五沟水流经,形成了独特的水系地形,而五条沟水也是昔日先民开垦荒地的顺序,因此得名「五沟水」。聚落内保留了相当多的客家历史建筑,直至今日仍有居民居住于此,它也是全台第一个文化资产法指定客家聚落。
五沟水历史
沟水聚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来自中国大陆的客家人进入屏东地区开垦,逐渐形成这个社区。五沟水是当时客家人农业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居民皆以务农为生,随著时间的推移,五沟水聚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完整社会结构的村落,最大特色之一便是其浓厚的客家文化。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保留著许多客家传统,包括语言、节庆、建筑风格和民俗习惯。
游玩亮点
- 刘氏宗祠:是目前保存非常完整的客家三合院代表,建于清朝时期,客家人的三合院或四合院,都称为「伙房(或伙房)」,刘氏宗祠是五沟水地区刘姓家族的祭祖场所。根据历史记载,刘氏家族在早期从中国大陆移民到台湾,并在屏东地区开垦安家,至今仍然是当地的文化象征之一,建筑风格具有传统的客家宗祠特色,融合了中国南方的建筑元素。其结构简朴而庄严,屋顶多为绿瓦,建筑外观常见雕刻精致的木制和石制装饰。
- 五沟水老街:五沟水聚落内的老街有许多老舖和传统商店,游客可以在这里买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手工艺品、以及各种传统小吃,其中阿英粄条非常受欢迎,现在已经是第三代在经营。老街的建筑也非常有特色,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元素,是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老街一旁即是水沟,清澈见底,鱼虾悠游其中,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亲近溪水。
- 漂漂河:夏天最天然的避暑胜地,河流的水质非常清澈,两岸绿树成荫,游客可以乘坐竹筏或小舟,随著水流轻轻漂浮,享受四周自然美景。这里的水域干净,水草、野花、各种水生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长,为喜爱生态观察的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赏玩攻略
计划去五沟水的游客建议可参加当地走读行程,经由在地人的专业导览解说可深入了解客家传统建筑之美及自然生态的奥妙。
五沟水守护工作站
地址:屏东县万峦乡五沟村西盛路87-6号
连络电话:886-8-7830475
推荐玩法5:生态湿地探索 ─ 林后四林平地森林园区
林后四林平地森林园区早期是台糖的甘蔗田,今变身为集合生态、绿地、教育等多元的生态知性园区。
坐落于屏东大武山山脚下的林后四林平地森林园区是继花莲大农大富、嘉义鳌鼓湿地后,台湾第三座平地森林园区。占地1005公顷,绝大部分是森林景观,目前对外开放区域面积85公顷,早期是台糖的甘蔗田,经规划变身为集合生态、绿地、教育等多元的生态知性园区。此地开放土地租赁,想当假日农夫的民众可以承租田地自行开垦种植,因此园区内可以看到许多农作物,像西瓜、南瓜和香蕉等。
怎么玩?
生态赏析 ─ 园区内有广阔的湿地,湿地景观壮丽,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尤其在秋冬季节,许多水鸟会在此停歇度冬,是赏鸟爱好者的天堂,园区设有观鸟平台,方便游客近距离观察水鸟及其他野生动物。走一圈生态赏析约80分钟。
双脚漫游 ─ 带著轻松的心情漫步在园区内绿意盎然的树木间,数条步道皆平坦易行,远观雄伟高山,近赏田园风光,漫游时间约50分钟。
田园农事 ─ 由于早年是甘庶稻田,土地肥沃,易于农作物生长,除了承租土地自行耕种外,园区也办理多种农事体验课程,让民众乐于做为一日农夫。
向森林学习 ─ 林学校
为了要让更多民众认识并保护森林生态,林后四林平地森林园区设有「林学校」,带领大小朋友「向森林学习」。林学校的课程丰富多元,每种课程都有专业导师指导学员,从不同面向认识山林。分为山学院 ─ 学习附著在大武山的山林知识、猎人智慧;水学院 ─ 深入了解依水而流传的水域故事及渔猎文化;园学院 ─ 传承老人家们的耕作智慧和食农教育;林学院 ─ 体验林下生活的美学应用。透过实地体验与教学,让学员学习有关自然保育、植物、动物以及湿地生态等知识。所有课程不限年龄皆可参加,出发前先至林学校网站查询适合自己的课程并预约报名,让旅游增加更多知性收获。
戏水天堂 ─ 二峰圳
园区内的「二峰圳」是复刻屏东百年历史的「二峰圳」,采用相同的引水原理,让游客了解早期台湾灌溉历史及善用自然资源来改善生活的智慧体现。二峰圳沿线环绕著湿地和森林,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结合历史与自然的绝佳观光路线。清澈浅滩的小圳中摆放著许多可爱的小朋友公仔,成为小朋友们夏天的快乐戏水天堂。
不存钞票的银行 ─ 树木银行
园区内的树木银行主要是收纳来自大潮洲人工湖计划区施工而移植的乔木,爱惜这些珍贵、稀有或具保存意义的树木,确保这些树木在未来能够再次繁殖或用于复育计划,对于保护台湾原生植物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长远的意义,因此民众能在树木银行见到一些特别的树种。树木银行的另一个关键功能是作为森林复育计划的支持基地。园区内的一些复育项目会使用这些储存的种子来进行森林复原与重建,特别是在受损的土地上种植原生树种,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仰望天空 ─ 草地野餐趣
野餐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休闲活动,林后四林平地园区拥有广大的草地和许多适合野餐的区域,提供游客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四周环绕著绿意盎然的森林、草地和湿地,让人感觉放松与舒适,只要准备喜爱的食物,非常适合与家人朋友聚会聊天,或是静静享受大自然的氛围。同时可以结合园区内的生态导览或学习课程,丰富旅游知性内容。
骑到哪玩到哪 ─ 铁马游园
偌大的园区想要徒步完成游园是件吃力的事,园区贴心备有自行车租用,多条自行车道与步道不仅适合自行车骑行,还能在轻松的骑行过程中,欣赏到园区内的丰富生态、湿地景观以及森林美景,游客可以穿越森林在自然中放松身心、或骑行于湿地边,观察水鸟与其他湿地生物的活动,或连接到观鸟平台,仔细观察水鸟和候鸟群聚的地方。既能享受大自然又能运动健身,是旅游园区非常惬意随兴且低碳的玩乐方式,推荐给你!
推荐玩法6:追溯黄金岁月痕迹 ─ 屏烟1936文化基地
屏东原是昔日烟草产业兴盛的代表,将闲置的烟叶加工厂遗址改造成为一个融合文化艺术、历史记忆、创意设计及社区活动的多功能文化园区。「屏烟1936文化基地」目前已开放区域包含烟叶馆、客家馆、原民馆、沉浸馆、特展空间、商业空间,打造出品牌化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屏东县博物馆。
历史演变
屏东曾以稻米、蔗糖、烟叶称霸全台,屏烟1936文化基地前身则是屏东烟叶厂,设立于 1936年,见证屏东产业辉煌史。自日治时期即负责屏东烟区耕作技术指导、收购与加工贮存的工作,1949年更名为「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屏东烟叶加工厂」,1953年改名为「台湾省烟酒公卖局屏东烟叶厂」,并逐渐扩大,全厂区占地约 4.2公顷,后因禁烟政策、开放海外烟品竞争等因素,台湾烟业产量逐年减少,2002年10月屏东烟叶厂停止运作,于2017年登录为历史建筑,2022年重生为「屏烟1936文化基地」,不仅是一个保留历史记忆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艺术中心。
烟叶馆 ─ 薰黄的技艺痕迹
负有盛名的屏东烟叶馆,也是全台首座烟叶博物馆,馆内述说著过去辉煌历史故事,详细介绍烟叶从种植、收成到加工的完整过程,并解释烟叶如何经过采摘、干燥、发酵等步骤,最终成为制成烟草产品的原材料。基地内保留当时烟叶厂的建筑及生产设备、巨型机械、钢铁架构与走道,游客可以走近生产线观看模拟介绍,仿佛见到从业人员们快速制烟打包的忙碌工作,一窥昔日工业风华。
客家馆 ─ 从互动模拟中学习客家文化
客家传统文化及农业发展深深影响屏东区域,客家馆内以装置艺术及互动墙面讲述客家先民的故事,介绍客家族群的历史、传统、语言、艺术、生活习俗等,是了解屏东及台湾客家文化的理想场所。从互动投影设备及馆内装置摆设都能感受到客家文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通过触摸萤幕或简单的互动游戏学习客家的历史与文化,让参观不再单调。此处不仅是展示客家文化的场所,还会定期举办与客家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文化讲座、手工艺工作坊、传统音乐表演等。这些活动让游客不仅能学习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和参与客家文化的传承。
大烟囱美式餐酒馆 ─ 开怀畅饮
原为厂区内「锅炉室」的餐酒馆,现以时尚工业风但又开阔温馨的装扮出现,营造出一个既现代又有点复古感的氛围。餐厅内开放式的厨房区域,让顾客可以看到厨师的工作过程,增添了一些互动感,是文化基地内唯一的餐厅,因是历史建筑禁用明火,餐点多以轻食及饮料为主,就像许多美式餐酒馆一样架著200吋大萤幕有时播放著运动比赛。大烟囱竖立在外,看到烟囱就找到餐厅,烟厂展馆逛累了,来这里歇歇脚吧!
顺游推荐
客家文物馆 ─ 六堆客家文化的见证
以客家圆楼为造型的客家文物馆,位于六堆地区中心位置,主要目的为推广六堆客家文化,馆内展示了丰富的客家历史、族群迁徙纪录和文化资料,包括客家传统的饮食、生活用品、衣著、建筑、礼俗、工艺品以及古老的艺术作品等。
屏东县民公园
将荒无近廿余年的台糖旧纸浆厂遗址活化再生并结合水岸景观成为民众喜爱的休闲育乐场所,占地约20公顷,设有儿童游乐区、五大地景水池、大草原、沙坑、地景艺术以及壮观的旧造纸厂遗址等,将荒废的旧厂摇身一变成为网美拍照打卡的热点。是合家亲子出游必选之地。
万金圣母圣殿 ─ 全台最古老的教堂
也称万金天主堂,清朝由西班牙神父建造,是目前台湾最古老的教堂,每年圣诞节前来朝圣的人潮相当踊跃,会举行圣诞点灯仪式,将教堂外装置璀璨的天使、十字架等灯饰,周围也会有圣诞马槽等艺术花灯,相当美仑美奂又充满异国圣诞氛围,而另一项神圣的圣母游行仪式是将教堂的圣母像放置在重达 300 公斤的木造神轿中,并由教友们扛著圣母圣轿,以绕境的形式展开圣母游行祈福,经过之处只见人们虔诚双手合十祈祷,是全台最大规模的天主教活动。
六堆忠义亭
对于六堆民众来说,忠义亭不仅仅只是庙堂,更是六堆义军出战前誓师的圣殿。源起于1721年的朱一贵之乱时,下淡水溪岸的客家庄民相誓倡义,纷纷投效沙场,等乱平之后,清圣祖为赏功,表彰忠义,并敕赐匾额,建此忠义亭。昔日先民们的英勇事迹透过历史的记载而存留下来,忠义亭是凝聚客家六堆的精神堡垒,为后代客家子孙树立英勇的典范。
怎么去六堆
因屏东地区公车班次较少,如果不熟悉交通路线或不想换乘车辆,可以选择从高雄或屏东市出发搭乘计程车或包车,直接到达六堆。
景点资讯
六堆客家文化园区
- 电话:
- 886-8-7230100
- 地址:
- 屏东县内埔乡建兴村信义路588号
- 营业时间:
- 9:00 ~ 17:00(周二公休)
福尔摩莎可可农场
- 电话:
- 886-8-7709138
- 地址:
- 屏东县内埔乡大同路三段荣和巷80号
- 营业时间:
- 11:00-18:00(星期三公休)
林后四林平地森林园区
- 电话:
- 886-8-7813529
- 地址:
- 屏东县潮州镇潮义路221-1号
- 园区开放时间:
- 周一至周日全日开放
- 游客中心服务时间:
- 08:00~17:00
- 票价:
- 免门票
大烟囱美式餐酒馆
- 电话:
- 886-8-7216168
- 营业时间:
- 周二至周五 08:00 - 20:00 / 周六、周日 08:00 - 22:00
周一公休
屏烟1936文化基地
- 电话:
- 886-8-7210234
- 地址:
- 屏东县屏东市烟厂路1号
- 开放时间:
- 09:00-18:00(星期一休)
客家文物馆
- 电话:
- 886-8-7694722
- 地址:
- 屏东县竹田乡龙门路97号
- 开馆时间:
- 周二至周日09:00~17:00,星期一与法定假日休馆
万金圣母圣殿
- 电话:
- 886-8-7832005
- 地址:
- 屏东县万峦乡万兴路24号
六堆忠义亭
- 电话:
- 886-8-7781508
- 地址:
- 屏东县竹田乡西势村龙门路99号
屏东县民公园
- 地址:
- 屏东市复兴路县民公园1号出入口
版权声明:
- 本处图片及影音档案仅供个人浏览观赏,其版权仅供本网站使用,勿修改重制或做其他商业营利用途。
- 严禁盗录剪辑、修改重制或其他方法改变图片及影音档之内容、形式或名目,并将前述权利转授权第三人。
- 请勿擅自将该图片及影音档上载、传送、输入或提供其他网站公开发表或做其他商业营利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