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古道寻找藏在山里的美好

主题
绿道旅游
地点
花莲
天数
3日游
游玩路线
Day1:抵达花莲 → 新城天主堂 → 七星潭 → 七星柴鱼博物馆 → 新城车站 → 午餐 → 太鲁阁公园游客中心 → 布洛湾管理站 → 布洛湾吊桥 → 太鲁阁山月村住宿
Day2:山月村 (早餐) → 燕子口 → 锥麓古道 (循著古道,步入太鲁阁族人早期的历史足迹。来回5小时,原路进出) → 燕子口 → 九曲洞步道 → 天祥 → 太鲁阁晶英酒店住宿
Day3:太鲁阁晶英酒店 (早餐) → 白杨步道 → 天祥 (午餐) → 清水断崖 → 南方澳晚餐 → 快乐赋归!
原民古道你是谁!!!

原民古道呈现过去清朝、日治时期与原住民族之警备路线和部落间连络道等历史背景及意义。

这些极具历史背景的古道到战后逐渐被荒废、无人问津,直到 1980 年代后,因为许多学者及政府单位的踏查、田野与研究开展,才促使古道又受到重视,甚至重启对其修复与保存。台湾古道辟建的脉络与台湾原住民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透过对古道的认识,后人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台湾原住民族在过去四百多年来的历史与生命轨迹。

新城小镇漫游

新城乡位于花莲县最北端,狭长的地形宛如鹊桥一般,腰间拥抱著全台最大的潭-七星潭,整片潭水不是淡水而是美丽太平洋的一部分,骑著自行车在波光粼粼的海岸线,迎著海风听著海涛声,徜徉在大自然的美丽环境中,随著自行车路线骑行深入社区探索,延伸的视觉色彩由蓝转绿,南北狭长的特殊地形,只需短短几分钟就可从沙滩直达山脚下,在绿荫交错的森林隧道中有一条蜿蜒的旧铁道,停下自行车随意散策,在宛如龙猫森林的铁道中探险,每一处都可发现惊喜,转个弯,泱泱金黄稻穗映入眼帘,与一旁相衬如画的荷花池交织,金色与粉色相互辉映,大地与虹霞染红了半边天,大地渐渐沉静,夜晚的星辰显现,举头探望在无光害的海岸上空,是否瞧见天宫星河两岸遥遥对望的牛郎与织女呢?

七星潭自行车道-赏星广场 (图片来自台旅会)
推荐玩法 1:新城天主堂-日本神社与西方天主教堂融合的特色建筑

花莲新城天主堂于 1956 年落成在新城神社原址,这座被誉为台湾版诺亚方舟的天主堂,结合了西方教堂的庄严氛围和日本神社的神秘感。

(Photo via Wikimedia, by Taiwankengo, CC BY-SA 4.0)

1956年新城天主堂落成在新城神社原址,诺亚方舟的造型有著新生再造的意义,天主堂洗石子的墙面爬满了青绿色的藤蔓,内部庄严洁净,两侧窗户镶嵌彩绘玻璃,后有圣洗池及告解区。

天主堂前的花圃,还保留著「殉难将士瘗骨碑」字样的大理石,这是为纪念「新城事件」殉难的日军,1920年设立时背面还刻有罹难者的名字,但随著时间推移,现在已模糊难辨。

  • (Photo via Wikimedia, by Taiwankengo, CC BY-SA 4.0)
  • 新社天主堂内部 (图片来自台旅会)
  • 旧新城神社狛犬 (Photo via Wikimedia, by Taiwankengo, CC BY-SA 4.0)
  • 旧新城神社鸟居 (Photo via Wikimedia, by lienyuan lee, CC BY 3.0)
推荐玩法 2:新城车站-来到太鲁阁玄关
车站不仅是连结人们日常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城乡的门户。新城车站经过重新打造后,吸引了许多前往太鲁阁旅行的游客,他们无不对这座车站的变化感到惊艳。
(图片来自台旅会)

坐落太鲁阁公园入口的新城 (太鲁阁) 车站,其崭新建筑之站体就如同一件艺术品,以「门」的意象形塑车站,参采隐喻立雾溪切割太鲁阁峡谷,呈现 V 形的立面,展现花东第一门面之气势与独特迎宾视觉的意象,另书法家朱振南老师为车站站名题字更增添文化气息,使交通与人文艺术有美丽邂逅。

  • 新城车站空拍 (Photo via Wikimedia, by 铁路改建工程局东部工程处, CC BY-SA 4.0)
  • 入口 (Photo via Wikimedia, by 铁路改建工程局东部工程处, CC BY-SA 4.0)
  • 已故水墨画家-马白水教授【太鲁阁之美】画作用窑烧玻璃之技法翻制于本车站中,由花莲在地艺术家陈彦君老师所烧制,配合灯光展演将台湾地景,借由驿站大门推荐给全世界 (Photo via Wikimedia, by 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东部工程处, CC BY-SA 4.0)
  • 编织艺术家林介文小姐(太鲁阁族)所设计之作品【织路】,艺术家带领著32位原住民的织女进行编织创作,透过大量的民众参与活动,让织布艺术找到生命,得以延续,作品以色彩缤纷原住民传统织布包覆著钢骨结构,由天花板垂吊呈喇叭状开口,欢迎著在此进出的旅客。 (Photo via Wikimedia, by 交通部铁路改建工程局东部工程处, CC BY-SA 4.0)
推荐玩法 3:七星潭-海岸风光,一段长达 21 公里的旅程
七星潭风景区以自行车道为动脉,从花莲市南滨公园、经花莲港、四八高地到七星潭风景区,长达 21 公里的旅程有不同的风光,来一趟知性之旅绝对不虚此行。
七星潭赏星广场 (图片来自台旅会)

位在花莲市区东北方的新城乡北埔村,可取道美仑工业区,由花莲师院 (现为「东华大学美仑校区」) 前指标前行即可到达。此地海滩呈一优美的弧形海湾,海水洁净湛蓝,黑石晶莹剔透,在此可远眺青山苍郁,公路绵延。

七星潭富有诗意的名称,据说是位于花莲师范学院和花莲机场一带,早年有零星湖泊散布,后来因建设需要而填实。现在一般称七星潭,是指美仑工业区和花莲机场以北的地区,有断层形成的海峡与优美的弧形海湾,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在七星潭,可以远眺清水断崖,夜间还可以欣赏新城和崇德地区的灯火,区内更有许多景点,提供休憩和知性之旅。

  • (Photo via Wikimedia, by Jason, CC BY 2.0)
  • 七星潭自行车道 (图片来自台旅会)

七星潭海滩属于断层海滩,距岸边几歩内水深便极深,不宜戏水

推荐玩法 4:七星柴鱼博物馆-全台唯一柴鱼主题博物馆

七星柴鱼博物馆为台湾唯一以柴鱼为展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曾经是一座闲置的柴鱼工厂,后来规划转型为产业博物馆,并于 2003 年开幕,成功将传统产业赋予新精神。馆内规划有花莲渔业概况、柴鱼制作工序等图文介绍辅以导览解说的服务,并配合柴鱼刨片及章鱼烧 DIY 体验活动,让游客得以亲身体验承袭柴鱼文化的坚持与用心。

太鲁阁公园-世界级峡谷美景

太鲁阁公园以雄伟壮丽、几近垂直的大理岩峡谷景观闻名。沿著立雾溪的峡谷风景线而行,触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断崖、峡谷、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层和溪流等风光。

四百万年前,菲律宾海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而成台湾,慢慢隆起的中央山脉表层岩层受到风化侵蚀作用而剥离,大理岩因而露出地表。这些大理岩受到立雾溪长期侵蚀下切作用与地壳不断隆起上升,形成几乎垂直的峡谷。公园内巨峰林立,从清水到南湖大山顶,落差达 3,742 公尺,造就了层次复杂的植物林相,并提供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空间。

瀑布是太鲁阁公园重要的景观,从太鲁阁口到文山间,瀑布相当多,最著名的要属白杨瀑布、银带瀑布、长春瀑布、绿水瀑布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流瀑。

燕子口和九曲洞,是太鲁阁峡谷最让人心动的自然奇观,也是峡谷最窄的两段,临溪侧辟有人行步道供游客漫步欣赏。燕子口对岸大理石峭壁上可见到许多小洞穴,每当春夏之际,常有小雨燕和洋燕在峭壁间穿梭鸣唱,或在洞穴内筑巢,故而得名燕子口。而九曲洞「如肠之回、如河之曲」的隧洞景观,游客可沿回转曲折的半明半暗路线欣赏峡谷风光。

  • (图片来自台旅会,陈正国 摄)
  • (图片来自台旅会,陈正国 摄)
顺游推荐
  • 太鲁阁牌楼
    太鲁阁牌楼是一中国味十足的小型牌楼,为留影纪念的热门景点。牌楼为象征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而缔造。 (Photo via Wikimedia, by andy liang, CC BY-SA 2.0)
  • 太鲁阁游客中心
    太鲁阁游客服务中心位于太鲁阁中横公路入口牌楼之右侧,红砖铺设的外观格外引人注目。馆内分为地下一层及地上两层,共有生态游憩馆、人与自然馆、环境教育馆及特展室等主要展区,提供教育及旅游等多方的讯息,建议游客在赏玩太鲁阁景致之前,先来这边获取相关知识。 (图片来自台旅会,陈正国 摄)
推荐玩法 5:走入百年山径,俯瞰绝美太鲁阁峡谷的布洛湾吊桥 (山月吊桥)
建于日据时期的布洛湾吊桥,是太鲁阁峡谷中最长的铁线桥,同时也是台湾目前「深跨比最高」的峡谷吊桥,若从上方往下俯瞰,立雾溪切割出的峻秀山型和壮阔景观,以及绝美景色必定全都映入眼帘。
山月吊桥 (图片来源太鲁阁公园管理处)

从布洛湾伊达斯厅旁边的步道走进去,可以来到布洛湾吊桥 (山月吊桥),从布洛湾台地边缘跨越立雾溪谷,是太鲁阁公园跨距最长、距离溪谷落差最大的吊桥,从桥上俯瞰,立雾溪蜿蜒曲折,而两岸山势陡峻,层层相叠,视觉可以从溪谷向上延伸至远山。往东眺望是溪畔一带的立雾溪谷,往西则可以欣赏燕子口险峻的峡谷地形,气势磅薄。

立雾溪历经多次显著的地形隆起运动,每次地壳隆起都会使河床高度提升,导致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加剧,形成峡谷地形。当河流的攻击坡 (外坡) 所受的侵蚀力较大,旧河床较难留下;对岸堆积坡受到的侵蚀力较小,而能残存下来。当河流继续下切,残留的旧河床相对提高,就形成了表面平坦的河阶地形。布洛湾吊桥位于布洛湾台地的边缘,正好可以观察燕子口狭窄的大理石峡谷与布洛湾河阶台地,是非常好的地质观察解说点。

  • 旅游叮咛

    1. 2022 年 9 月 1 日起免预约,现场排队参观。
    2. 峡谷风大,请注意随身个人物品。
    3. 附近区域常有毒蛇昆虫,请游客特别小心安全。
    4. 请勿喂食野生猕猴。
    5. 布洛湾吊桥禁止携带宠物。
    6. 开放参观时间:为每日 8:30 至 16:30,最后入场时间为 16:00。 (每个月第 1 周及第 3 周的周一为设备养护日不开放,如遇假日则顺延 1 天)。
  • 布洛湾吊桥的南侧桥塔,设计采月字型,呼应其名称。主缆线连至对面的北侧锚碇座。 (Photo via Wikimedia, by 太鲁阁国家公园)
  • 由布洛湾吊桥上眺望锥麓吊桥与燕子口 (Photo via Wikimedia, by 太鲁阁公园)
  • 桥面中央特别设置格栅,以利峡谷风穿越,可以减少吊桥的震颤,增加稳定性。(Photo via Wikimedia, by 太鲁阁公园)

布洛湾吊桥讲古

现在看到的布洛湾吊桥 (山月吊桥) 已经是第 4 代吊桥,最早的山月吊桥建于日治时期大正 3 年 (1914) 太鲁阁战役期间,是隘勇线的一部分,从立雾溪底部越过,当时桥长 154 公尺,其主要的目的是为深入立雾溪流域各族社,以达到治理的目的;第 2 代山月吊桥则是昭和 5 年 (1930) 年 12 月 20 日竣工,桥长 190 公尺,桥面距离溪谷 75 公尺;第 3 代山月桥则于昭和 16 年 (1941) 产金道路施工期间,因旧桥桥基龟裂而于上游处重建。第四代布洛湾吊桥 (山月吊桥),是为了彰显布洛湾的人文历史,同时分流峡谷段的游客,开创不同角度的峡谷赏景地点而设置的。全线无障碍步道的设计,让身障人士、老年人、婴幼儿都能够轻松、安全的欣赏峡谷景致。

  • 这是自山月桥向巴达冈望去的景色。图片中可见一位身穿传统部落服装的太鲁阁族妇女站在吊桥上,而她后方的锥麓断崖上,那条沿著山壁的羊肠小径就是现在著名的「锥麓古道」。巴达冈在太鲁阁语有「麻竹」的意思,亦有「突袭战地」之意,可见此地除了有民俗植物的栽种也有地势上的战略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图中的色彩并不是原本相片拥有的颜色,而是后制而成的,因为彩色相片在当时相当昂贵也不好取得,所以当时流行一种人工上色的技巧,将原本只有黑白的照片用水彩或色笔一点一点上色,从图片上看,画师的笔工是非常精致细腻的,颜色还原度相当的好,让我们能更接近当年巴达冈的风光。创作者:花莲县文化局。建档单位:花莲县文化局。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李昕颖。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第二代山月吊桥,于昭和五年完工 (Photo via Wikimedia, by 太鲁阁公园)
推荐玩法 6:立雾溪水历经久远的岁月雕琢而成的燕子口步道
为太鲁阁峡谷的一段大理石峭壁,峭壁有许多小洞穴,是由河流与地下水长期侵蚀所造成的壶穴,因常有小雨燕、洋燕在峭壁间觅食或筑巢,形成「百燕鸣谷」的奇景,因而成「燕子口」。
(图片来自太鲁阁公园管理处提供)

沿著中横公路到达燕子口,立雾溪峡谷在此变得更狭窄了,从这里向西延伸到慈母桥,是立雾溪峡谷最脍炙人口的一段。燕子口步道从燕子口到靳珩桥,途中可欣赏太鲁阁峡谷、壶穴、涌泉、印地安酋长岩等景观。

  • (图片来自台旅会)
  • 壶穴 (Photo via Wikimedia, by David Stanley, CC BY 2.0)

燕子口对岸山壁有许多洞穴,这即是「壶穴」,是燕子口最具特色的地形景观。

壶穴的形成有两种,一种是地下水的出口,地下水在饱和的状态时,便会从岩缝中渗出,久而久之就将岩石裂缝溶蚀成一个个的洞穴,大雨过后,有时还可观察到一条一条水柱从岩洞中涌出,这即是「涌泉」。另一种形成的原因是立雾溪水侵蚀出来的。立雾溪在发育的过程中,湍急的溪水有时受到阻碍便形成漩涡,漩涡水流带动河沙,不断淘蚀岩壁,经长久的岁月后就形成壶穴地形了。

  • 从靳珩公园观景平台朝立雾溪对岸望去,有一巨大的大理岩突出于立雾溪中,仔细观察巨石,俨然是人像的侧面,眼凹、鼻梁、下巴、酒窝都清晰可辨,加上上方稀疏著生的植物,二者搭配一看则像是戴著羽冠的印地安人,维妙维肖,著实令人称奇。

    旅游叮咛

    1. 此区容易落石,进入本步道应配戴安全帽,并请游客注意自身安全。
    2. 水急流湍,禁止游泳及涉溪。
推荐玩法 7:九曲洞步道,蜿蜒巨石道路惊险又壮丽
九曲洞是太鲁阁峡谷最精华的路段之一,步道全长 700 公尺,需原路折返。步道紧倚著高山深壑,向下俯瞰则是急湍的立雾溪水,两岸山壁紧峙,鬼斧神工与险峻的地势令人赞叹震慑。
(图片来自台旅会)

此为太鲁阁峡谷景致最美的一段,过了锥麓断崖后,由于河谷的曲折切割,使得峭壁深峡也弯曲多变,公路开凿在山壁之间,曲折迂回的在山洞中前进,仿佛有绕不完的弯路,因此取名为「九曲洞」,倒不是因为有九个洞,只是用「九」来形容此处的多弯。进入九曲洞后,山光水色都被隔绝在外,弯曲的公路只能看见坚硬的岩层,而从靠近溪谷的洞穴中方能一窥峡谷风光。峡谷对面的大理岩,从深灰到纯白,各式图样赋予人们丰富的想像空间。多变的自然景观,穿洞公路的伟大工程,九曲洞结合了自然与人工的壮观,今人叹为观止。

  • (图片来自台旅会)
  • 因为日光照射角度的关系,让九曲洞隧道对面中的峡谷呈现美丽的蓝色,这是太鲁阁公园难得一见的景色。(Photo via Wikimedia, by Lin Wen Hung, CC BY-SA 4.0)
推荐玩法 8:天祥,峡谷最美休息站
天祥位于中横公路东段,约距太鲁阁19公里处,经河水长年的堆积侵蚀,造就了多层河阶地形,是太鲁阁公园峡谷中的大型溪阶游憩园区。此区腹地广阔,餐饮店、饭店、公车站、停车场、邮局等一应俱全。
(图片来自太鲁阁公园管理处提供)

天祥,太鲁阁人称为「塔比多」,「塔比多」指的是山棕,由此可判断早年这里应长有大量山棕。日治时代曾设佐久间神社,中横公路开通以后,在此设立文天祥塑像,并更名为「天祥」。

走过普渡桥,沿祥德寺步道行走,有二十六台尺高的白衣观音像、七层高的天峰塔,有庄严的地藏菩萨像,和宏伟的大雄宝殿,可以感染清思佛理的气息,若您求的是与山林对话,或蛰伏、或穿梭阔叶林带的鸣虫、飞鸟、舞蝶,也绝不让妳败兴而归,幸运的话,还有太鲁阁大戟及太鲁阁栎两种稀有植物来相会。

站在稚晖桥上四望,可望见山色水光,可尽览曲流壶穴地形、砾石层露头痕迹;走近细看分明,可观察天祥以东和以西岩层的差异。

  • 太鲁阁晶英酒店-太鲁阁公园管理处在此设置服务站,提供游客解说咨询服务。西侧的晶英酒店,为公园中唯一的观光型大饭店,也俨然成为观光据点。(图片来自台旅会,陈正国 摄)
  • 位于立雾溪对岸的高位河阶上。是一佛教寺院,有大雄宝殿、天峰塔、白观音及地藏菩萨塑像等,在此可俯瞰对岸的天祥河阶。(图片来自台旅会)
推荐玩法9:白杨步道,饱览壮观峡谷,感受沁凉水帘洞
为建水坝而开的白杨步道,整条步道沿溪而行,溪谷美景为主要特色。白杨桥下的激流与深潭,非常惊险,峡谷的景观也非常壮丽。
(图片来自台旅会,陈正国 摄)

从入口到水帘洞,短短2.1公里的路程就有七个隧道,是以最好携带手电筒备用,单程步行约一小时;建水坝而开的白杨步道,整条步道沿溪而行,前段遇见的是立雾溪的支流瓦黑尔溪,后段所见则是立雾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一路极景不断,爱壮阔者可赏峡谷溪流,喜微美者可观山壁苔流,还有隧道中小似雨滴、大至水帘样的大水在黑暗中倾泄而下,可满足欲与众不同的心思。

  • 白杨步道入口 (Photo via Wikimedia, by P1340, CC BY-SA 4.0)
  • (图片来自台旅会,陈正国 摄)

白杨瀑布位于三栈溪切入立雾溪的河口处,由于立雾溪的侵蚀度远大过三栈溪,河床间形成明显落差,造就了太鲁阁公园已知最大最壮观的瀑布,太鲁阁族人称它为「达欧拉斯瀑布」,意思是断崖瀑布,诉说著三栈溪被断崖截断的故事。

  • 走出第五隧道,可见玉瀑倾泄而下,几经转折后注入塔次基里溪。湍急的水流注在水潭,和著涛天巨响的连岸拍打后,形成力道强劲的水流快速往下涌动,一起挤向窄仄的峡谷,时有阳光照在激流溅起的水花,而划出美丽的彩虹,更加动人。

    隔著塔次基里溪对岸,瀑布下方有观景平台,以吊桥衔接步道,在观景平台上,可近距离感受白杨瀑布的魅力,并可观赏塔次基里溪汇入形成的大水潭以及峡谷景致。

  • 白杨瀑布 (Photo via Wikimedia, by 40547042S, CC BY-SA 4.0)
  • 水濂洞 (图片来自台旅会)
  • 从白杨瀑布续向前行,穿过两座隧道,约三百公尺就可到达水帘洞。水帘洞是地下涌泉从隧道顶端倾泄而下,形成一幕水帘的特殊景观。置身其间,让山泉奔落身上,顺而流下脚,积聚在天然大理岩地面上,有些冷冽却充满新奇与舒畅,而不敢进入挑战的人,也可借由洞口一池来自隧道的流动活泉,稍解失落。

    水帘洞主要成因为进行立雾溪水力发电计划时,于修筑此段隧道不慎挖破地下水脉,于是地下水循著岩石裂隙流出不曾间断。正因如此,地质学家研判,隧道内的岩层有可能受到地下水强烈冲蚀后的路段岩层而松动掉落,有潜在倒塌的危险。

旅游叮咛

  1. 步道口请于台八线中横公路 166.5k 明隧道进入。
  2. 白杨步道仅于步道入口附近明隧道西端之白杨停车场或天祥游憩区先行使用,其余路段并未有洗手间设备;行走本步道请戴安全帽,并请携带手电筒及雨具。并请多留意该步道部分为断崖地形、多隧道或有落石风险,行走时应随时注意安全。
  3. 白杨步道沿线多处易坍方落石,危险路段请勿逗留,并请快速通过。
  4. 水急流湍,禁止下溪游泳及涉溪戏水。
  5. 如遇地震或台风等天灾,最新步道资讯请参阅本网站步道开放情形。
  6. 白杨步道水帘洞安全资讯:

    目前虽不禁止游客进入水帘洞,但因为隧道内的岩层仍有可能受到泉水强烈的冲蚀而松动掉落,因此进入水帘洞时请多加留心环境状态;另外隧道内仅沿著山壁边有一条小径,路径湿滑且山壁岩石凹凸不平需留心碰撞或跌倒,游客进入洞内一定要携带手电筒等照明设备,于洞内驻留或交会时应特别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并请勿在隧道内使用脚架拍照,以免妨碍他人。

    除此之外,太管处提醒游客,以前自洞内引水设置的戏水区,受历年风灾及洞口边坡落石风险影响,已不再使用;目前水帘洞口保留之水池,系为引流洞内水流排入塔次基里溪及作为天祥地区用水取水源头,为维护用水安全,请游客不要进入池内戏水、污染水源。

    太管处表示,白杨步道为自然原野区域,沿途各隧道有不同生物栖息还有各式各样的石灰华,步道两侧丰富的动植物及地理景观都值得细细体验,游客可以依据个人体力及喜好规划行程;如果有年长或行动不便的游客,可多利用于第二隧道北口及白杨瀑布两处的景观平台。如需进一步询问相关游憩资讯,欢迎于上班时间联系天祥管理站 +886-3-8691162。

合欢越岭古道-太鲁阁战争与天险之路

横跨南投县仁爱乡和花莲县秀林乡的合欢越岭古道,西起雾社、东抵富士,全长约 105 公里,原本只是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因应太鲁阁讨伐战所开辟的军需道路,在 1933 年重新定线与修建后,转而成为控制太鲁阁族和赛德克族的理蕃道路,强制太鲁阁族人集体迁村,同时也是淘金客们的采金之径。战后初期,中部横贯公路完工后便取代了合欢越岭古道,目前多数古道路段无法通行,仅有部分路段保存下来,太鲁阁公园已整修辖内的锥麓段和绿水段。

  • 合欢越岭道大禹岭到关原驻在所之间的一段古道。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合欢越岭道大禹岭到关原驻在所之间的一段古道。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大禹岭到关原驻在所之间的一段古道。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大禹岭到关原驻在所之间的一段古道。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推荐玩法 10:刻凿在断崖上的历史刻痕,天险之美锥麓古道
这条被誉为台湾步道界之星的路线,脚踩大理石,等同于站在与台北一〇一大楼同高的峡谷上,和云一同漫步,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太鲁阁公园境内唯一的史迹保存区,同时也是合欢越岭古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图片来自台旅会,陈正国 摄)

路线:燕子口 → 巴达冈部落 → 锥麓断崖 → 断崖驻在所 → 原路折返

  • 太鲁阁公园境内唯一的史迹保存区,锥麓古道为合欢越岭古道残存遗迹。锥麓与福矶断崖隔溪对峙,长约 1.2 公里,高约 600 公尺,几乎全由大理岩构成,是太鲁阁峡谷最壮丽的景观。由于地理环境及法令因素,古道修复工作极为艰辛险峻,许多路段已崩毁,安全因素该路线封闭多年。公园管理处为保存该区之珍贵遗址,进行过相关之研究多篇。近年来,管理处为配合生态旅游之推展并兼顾史迹之保存工作,继 2004 年底完成古道自燕子口-巴达岗-大断崖-纪念碑(断崖驻在所旧址)路段修复工作外,全程亦陆续修复,请山友事先依入园申请之方式办理进入,全程共计10.3公里。

    立雾溪与锥麓吊桥 (图片来自台旅会)
  • 锥麓吊桥位于中横公路燕子口旁,由于锥麓古道在中横公路的对岸,所以必须先跨过立雾溪,才能开始攀爬此一步道。(图片来自台旅会)

从这条路的伤心事说起

锥麓古道是合欢越岭古道的一部份,更早期是太鲁阁族各部落间联系要道;原路径只有 30 公分,仅容得下并立的双脚。

1914 年爆发「太鲁阁战争」,两万日军对战太鲁阁蕃社,三千族人即使奋勇抵抗,最后还是败于弹尽援绝。战后为有效控管太鲁阁,陆续分段开辟条合欢越岭道路,将小径拓宽至 1.5 公尺,以便通行或载运火砲。合欢越岭道路穿越了大半的立雾溪流域,由于坚硬的大理石难以侵蚀,水流将立雾溪刻凿成既深又窄的峡谷,太鲁阁族壮丁被迫以绳索捆绑腰际,自断崖顶垂悬而下,以人工凿洞埋设炸药,在坚硬的大理石断崖上凿掘、打造出仅容人行的路基,成为联系太鲁阁族各部落间的理蕃道路。当时描写行经锥麓古道的文字:「人人均扪壁蟹行,自始至终不敢交谈」,百年后依然令人惊心动魄。

  • 巴达冈与二号桥之间的一段平缓古道。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锥麓古道 2.4K 附近的一座铁桥,是锥麓断崖上唯一的一座桥。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巴达冈驻在所

看到两个柱子就知道巴达冈到了,这个平坦的台地曾经是一个驻在所,是太鲁阁地区建立最早、废止最晚的警备单位。

位于合欢越岭古道锥麓段 1 公里处的巴达冈驻在所,地势平缓,但其南缘断崖陡落为燕子口,太鲁阁族传统地名为桂竹之意,也具有突击战地的意义,据传过去巴达冈部落族人因台风毁屋而暂迁立雾溪下游避难,返回故居时发现已被静观部落族人所占,乃削桂竹为枪,决战夺回。到了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在此设置卫生所、教育所和驻在所,其后为了推动次高太鲁阁公园计划,更设立招待所、俱乐部和宿泊所,作为富世和天祥路程之间的休憩处。

  • 巴达冈驻在所遗留的两支水泥门柱,从这里进入大门就是驻在所的范围。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巴达冈驻在所遗留的水泥地基。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大正 3 年 (1914) 的太鲁阁战争让太鲁阁族人归顺日方,由此开始开凿连通各部落间的道路与设立驻在所监视太鲁阁族族人。巴达冈 (Batagan) 驻在所位于标高 400 公尺处,附设有交易所、疗养所、蕃童教育所,管辖 2 蕃社 107 名太鲁阁族族人,由30名警察组成。此地为日治时期进入内太鲁阁的重要节点之一。创作者:毛利之俊。建档单位:花莲县文化局。数位物件授权:PDM 。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锥麓断崖

过了靳珩桥,两岸崖壁更形陡峻逼近,到了中横公路 178k 的地方,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垂直陡立的大理石峭壁,宽约 1200 公尺,海拔高约 1100 公尺。从公路上隔溪对岸是锥麓断崖,而公路一侧,与锥麓隔溪壁立对峙的是福矶断崖,是立雾溪切穿三角锥山之棱所形成的,两断崖相距仅有 20 多公尺,这是立雾溪百万年来精雕细琢的壮观成果。

断崖下的公路有一段宽阔的路面,可以停车赏景。在此仰望断崖,几乎看不到断崖顶端。倒是两岸峡谷顶端线条所透出的天空,由西向东看起来像极了台湾的外形。

  • 锥麓大断崖是立雾溪切穿三角锥山棱线而形成的,此一垂直陡立的峭壁,长约 1.2 公里,高约 600 公尺,步道宽约 1.5 公尺,靠岩壁的一侧有绳索,另一侧的断崖垂直抵达立雾溪谷。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图片来自台旅会)
  • 「锥麓古道」位于三角锥山西南山麓的大断崖处,日本时代称为「断崖」道路,在当时有「东洋第一大断崖」之称咏赞此壮丽地景。大断崖壁立如刃,草木不生;小径由断崖中央凿空而行,堪称太鲁阁峡谷的伟大工程。创作者:片山写真馆。建档单位:台东生活美学馆。数位物件授权:CC BY-NC 林佩琪。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本影像为太鲁阁族妇女带著孩童,在断崖处留下的照片纪录,今日行走在古道上,仍可追忆当时居民来往的身影。创作者:花莲县文化局。建档单位:花莲县文化局。数位物件授权:CC BY 吕鸿玮。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锥麓大断崖中间的小隧道

行走锥麓大断崖时,中途会经过一个小隧道,隧道内供奉著一尊石雕菩萨,而隧道外的石壁上刻有大正叁年梅沢作(业队)开凿纪念的字样,其实,锥麓段的古道正是在 1915 年由梅泽柾警部带领作业队开凿完成。

  • 锥麓断崖中间的小隧道。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锥麓断崖小隧道内的石雕菩萨,是日治时期为了让经过断崖的路人能够平复害怕,安心走过而设立,细看还可见「开凿纪念大正三年梅泽作」等字。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断崖驻在所

断崖驻在所之平台,断崖驻在所刚好在古道过完锥麓大断崖之后,开始进入森林之处,遗址留有一片平坦水泥地基,来此健行揽胜的游客都会在此稍作休息,之后再折返。断崖驻在所位于锥麓大断崖西侧,1915 年 (大正 4 年) 日人在此设立东麓分遣所,1920 年 (大正 9 年) 改为断崖分遣所, 1922 年 (大正 11 年) 改为断崖警察官吏驻在所,1934 年 (昭和 9 年) 裁撤。

  • 日治时期穿越巴达冈驻在所,沿著锥麓古道前进即可到达断崖驻在所。断崖驻在所位于锥麓大断崖旁,标高 112 公尺左右,配置警力3名。创作者:毛利之俊。建档单位:花莲县文化局。数位物件授权:PDM (公众领域标章)。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 断崖驻在所。建档单位:原住民族委员会原住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数位物件授权:CC BY 杨飞容。发布于《文化记忆库》

锥麓古道资讯

  • 里程:燕子口到断崖驻在所,须折返,来回 6.2 公里
  • 海拔:270~760 公尺
  • 推荐点:巴达冈驻在所旧址、石雕佛像、大断崖、太鲁阁蔷薇与玉山沙参 (台湾特有种)
  • 难易度:低至中
  • 健行时间:5 小时
  • 最佳访期:夏季时峡谷多有蓝天,冬季起雾又是另一种风情。
  • 线上申请:
    台湾公园入园入山线上申请服务网
  • 开放时间:7:00~18:00
最新更新日期: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