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地区,原名竹山或竹堑埔,向来是客家族群的重镇,嘉庆年间已是商业鼎盛的商业中心,它的繁荣盛况不输当时的竹堑城,因此成就新埔丰富的文化古迹,也是新竹县古迹最多的乡镇~宗祠是移民社会重要的族群凝聚向心力的象征,新埔周围祠堂的密度与精致度在台可算是数一数二,三条街就有七座祠堂,而刘家祠是其中最具代表之一。
新埔刘家祠是一堂三横一围屋的翘脊建筑。横屋的屋顶,燕尾脊与马背并存,是台湾地区少见的作法。
刘家祠祖先的门楣上,悬有「刘氏家庙」、「文魁」、「恩元」等三块匾额。枋梁上另悬有「本支百世」与「源远流长」两匾。
刘氏家祠内有93座神主牌位,具功名者有37位,其中以清同治六年台湾总兵刘明灯所书之「本支百世」最具代表,题年为同治六年(1867年所立)。厅内神龛上方也悬有「藜照东瀛」匾一方,源自西汉御史中郎刘向燃藜读经的典故,鼓励族人发奋读书,后代以「藜照堂」、「天禄堂」等作为堂号。刘家祠因此赢得「三多」的美誉,即「匾额多」、「燕尾多」、「功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