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绿色旅游目的地
- 地点
- 台南、嘉义
- 天数
- 3日游
- 游玩路线
- Day1:台江公园→四草隧道→朝皇宫→保安宫→台湾历史博物馆→新港社地方文化馆→新市区住宿
Day2: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南科考古馆→茄拔天后宫→乌山头住宿
Day3:乌山头水库风景区→八田与一纪念园区→曾文之眼→曾文水库观景楼→赋归
(图片来自林务局)
台版的朝圣之路,山海圳绿道是「一条溯源风土的文化路径」,从台湾圣山-东北亚第一高峰玉山走到开台内海,见证台湾400年的历史。
山海圳你是谁!
西班牙有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日本有绿色遗产熊野古道、瑞典有国王小径、香港有麦理浩径,这些都是著名的长程健行路线,台湾也有一条结人文、历史、族群、登山的朝圣之路,名曰「山海圳」。
山海圳绿道连接玉山和台江公园,形成一条台湾文化绿廊,从最高山玉山出发,走过高山、河流、水库、湿地,穿越邹族、西拉雅、台江三大文化生活圈,涵盖了圣山文化、原乡文化、大圳文化、内海文化,成为具有代表台湾地方生活、文化意象的绿道。
步道缘起:
- 什么是绿道呢? 绿道是一种线型开放空间,作为一种连结人与自然的线型空间,可能为步道、自行车道、堤岸道路、水圳或铁道沿线小路,这些路型可能依其所在城市、乡野而有所不同。
- 山海圳绿道缘起及发展 最早在公元 2007 年由地方倡议 ( 台南市小区大学台江分校 )发起,理念系以行走方式抵达玉山,串连布农族、邹族、西拉雅族及汉民族之文化圈,以及高山至海岸之流域特色。
- 历史背景 在这片嘉南平原上的山海圳绿道,承载着史前文化、荷据、郑氏、清领与日治不同时期的路线与过往,四百多年的历史记载,每一段都有它的历史故事,包含台湾发展史、原民迁徙史 ( 邹族、西拉雅族 )、登山史、林业铁路史与水利史等,从过去发展到现在。
内海之路 走读台湾400年史
不同族群在此留下历史的痕迹,台江内海记载着精彩的历史文化演变。
(图片来自山林悠游网)
古台江内海为台湾西南沿海由沙洲及本岛陆地所围成的水域,数百年来因洪水泛滥、曾文溪改道,内海逐渐淤积成浮覆地。不同族群在此留下历史的痕迹,台江内海记载着精彩的历史文化演变。 昔日台江内海如今已多淤积为湿地,或被作为鱼塭使用, 出海口可见海滩沙地、湿地、蚵棚、水鸟与红树林丰富的自然生态,近海处沿途多为鱼塭,聚落中仍有保留一些传统建筑与庙宇文化,亦有不少历史故事流传其中,除此之外,此段也是嘉南大圳灌溉范围内,沿途还可看见鱼塭及盐田等产业景观。
推荐玩法1:四草绿色隧道-迷你版亚马逊森林
四草绿色隧道因两侧遍布树龄逾50年的原生红树林,自然形成一弯如隧道般的景象,号称「迷你版亚马逊森林」,同时也是台湾唯一的水上绿色河道。
四草绿色隧道(图片来自云嘉南滨海风景区管理处)
台江内海之内,南有安平沙洲,北有四草,古时称北汕尾,加老湾对峙成鹿耳门港,台江内海之内则有海尾沙洲、海尾、安平、四草共为成四草湖,形成今日台江公园四草湖。
台湾山海圳绿道起点在四草湖,代表着山海圳从守护海洋、守护河川起步走的精神,生态丰富,被列为世界级湿地,连结竹筏港、安顺旧盐田、海尾寮鱼塭区,这里是古台江内海的历史场域,也是古战场。山海圳绿道就从四草湖依畔着嘉南大圳的水路,一路接连乌山头、曾文水库。
玩赏攻略:
- 海内外游客到台南的必游景点
- 总航程大约30分钟
- 30人以上团体须事先预约
- 丰富的红树林动植物生态
- 安南区四草信仰中心,四草大众庙
- 找寻天使之吻、绿色之眼
乘船起点四草大众庙
大众庙安南区四草的信仰中心,迄今已三百余年,庙旁还有小小的抹香鲸博物馆,存放着搁浅的抹香鲸母子标本,将海洋生态与历史沉淀在这里。
鸟瞰四草隧道和大众庙(图片来自云嘉南滨海风景区管理处)
-
丰富的红树林生态
乘上管筏,展开这趟绿色隧道探险之旅,隧道两旁不时有鹭鸶、夜鹭或其他鸟类低空飞过,绿叶随风摇曳,踩着节奏从间隙中漏出阳光。两旁的林相优美,拥有五梨跤、水笔仔、榄李、海茄苳四种红树林,湿地沿岸有弹涂鱼跃动、招潮蟹挥螯,相当热闹。(图片来自台旅会)
-
寻找天使之吻
来到尽头,是仙境深处的探秘,揭开旅程最后的面纱。四草绿隧平静的水面反映另一片红树林世界,因为大自然的不经意,真实与镜中交映出像是唇形的景色,有人称他天使之吻,亦有人称绿色之眼,那也都是仙境给访客的珍贵礼物。(图片来自台南旅游网)
路线:
起点为台江公园管理处位于嘉南大圳排水线与盐水溪交会处,可眺望四草大桥,在海埔新生地尚未形成前,此点位在台江内海中。自起点至盐水溪出海口需渡河,再沿着嘉南大圳排水线而行,沿途可见鱼塭与大排景色,经过安南水资源回收中心,再过滨海桥后走堤岸上的自行车道至朝皇宫岔路。
绿道标志:
- 长达约 177 公里的山海圳绿道,如何知道是不是走在绿道上呢 ?
- 踏上绿道沿途可以看见识别标示牌、重要里程标示牌、方向指标牌,提供徒步者路途相关的信息。
- 绿色为海到山,指往玉山主峰方向;
- 蓝色为山到海,指往台江内海方向。
顺游推荐
台江公园游客中心(Photo via Wikimedia, by By Guanting Chen )
台江公园游客中心暨行政中心园区,又称「台江学园」,是座兼具生态与文化的「钻石级绿建筑」。保留既有鱼塭地景,建筑物以高脚屋型式立于水面之上,营造人与生态共存的友善空间,并运用各种建筑巧思,达到节能减碳之成效。
-
台江公园游客中心(Photo via Wikimedia, by Ashahikawa)
-
台江公园游客中心((Photo via Wikimedia, by Chen Pin Hsuan )
推荐玩法2:浓缩不同从海而来的人与台湾故事
台湾历史故事,发展从史前文化、原住民、荷据时期、明郑时期、清领时期与日治时期,直到今日生活的样貌。
-
海尾寮《大庙兴学》孕育台江文化
海尾寮朝皇宫在光绪 4 年将草寮公馆重建为公厝,庙宇目前已重建,是当地的信仰中心。 先民搭草寮兴学堂,渔火书香传家,开创台江文化。大庙兴学,发扬海尾寮朝皇宫大道公济世行善传统信仰文化,在地学习,学习在地。 「海尾寮」顾名思义为台江内海的海尾,一路沿着绿道往东走,会遇见海尾大庙朝皇宫两座插着竹福的五营界址,这是保护海尾村境内人民平安的结界,由大道公守护神每年敕福安营,十分神圣。(图片来自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路线:
自海尾寮朝皇宫经过住宅区,再走鱼塭旁产业道路可接回嘉南大圳排水线,最后可至保安宫岔路。
-
记忆中的临海聚落溪顶寮
「总理保甲溪顶寮」是台江十六寮中享有盛名的地方。沿着海岸线从海尾步行至溪顶,体验台江沧海桑田的变迁之路。这一段台江海岸线拥有丰富的历史,其中包括郑成功大军围攻台江内海,登直加弄、洲仔尾海岸,以及王得禄以火烧船夺柴头港,大败海贼王蔡牵的历史场域。保安宫是溪顶寮先民识字读书的学校,位于山海圳绿道旁,旅人走进古庙休息,可以探询耆老,参访庙内溪顶寮村史石碑。(图片来自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路线:
自溪顶寮保安宫开始,走过住宅区道路接至盐水溪大排旁自行车道,经过和顺工业区以及白色拱型跨桥,最后抵达台湾历史博物馆。
关于汉人族群文化
在山海圳绿道上,从台南市安南区到嘉义县大埔乡皆是汉人生活的地方,早期渡海来台后,透过拓垦方式建立其庄社,同时在屋内或兴建小祠以供奉原乡带来的神祉香火或神像,等到生活富足后,开始建立庙宇,汉人的庙宇文化是一大特色。
台湾历史博物馆
台湾历史博物馆(图片来自台旅会)
台湾历史博物馆就位在三崁店的北侧,清代康熙年间则称为鼎脐塭,属于五块寮的祭祀圈,日治时期开发为和顺寮农场,是三崁店糖厂的蔗园,保有糖厂神社遗址、乾隆三十六年的蒋公堤功德碑,这块碑见证伴随台江海岸线的府城北路官道历史。
当时,从府城向北的官道经过小北门,沿着台江内海的海岸线一路向北,穿越曾文溪直到麻豆。清代旅行家郁永河曾沿着这条官道搭着牛车从台南到北投采集硫磺。大致来说,今天在台湾山海圳绿道上行走的旅行者,从溪顶寮到历史博物馆的路上,右侧正是这条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路径。
路线:
自台史博开始,沿着大排过和鼎桥后,可见对岸有畜牧养殖,接着到国道一号与八号交汇处高架下的绿地,再陆续经过芝麻、甘蔗与芒果农地,最后至新港社地方文化馆。
-
光电云墙,网美必拍的户外景点(图片来自台旅会)
-
可以上山、下海、盖房子、做衣服,聆听过去的声音的儿童厅(图片来自台旅会)
台湾历史博物馆于公元2011年开幕,展示着重于台湾历史,包含不同民族与台湾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让人走上绿道,也能深入了解台湾历史脉络。
在台史馆内,还可以聆听到保育类动物环颈雉的叫声。这里是东台江环颈雉的一日生活圈,早晨和下午它们会出来觅食。仔细观察,可以看见美丽的土地黄及夕阳红的鸟羽。西拉雅族男女喜欢将环颈雉的羽毛作为头饰,插在垂肩的髻上。
关于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最主要是分布在台南市境内,分为四大社─麻豆社、萧垄社、新港社、目加溜湾社。西拉雅族的宗教信仰是泛灵信仰、祖灵信仰,Alid 是祖 先、祖灵的意思,有的部落称为「阿立祖」、「阿立母」或「太祖」,西拉雅族还有一处具有聚会、信仰、青年会所功能的 Kuwa/Kuva(公廨),目前主要的传统祭典有夜祭及吉贝耍孝海祭等。
-
新港社地方文化馆
新港社文化馆是一栋庙馆合一的现代建筑,文化馆上层建筑是新港堂,今日为南科滞洪池的堤塘胡,附近即是新港社人的村落。
以展示平埔西拉雅文化及史前考古史料为主,特展区邀请知名艺术家展出作品,馆外有堤塘湖。每年4月花季是馆区最美的时候,湖畔环湖步道及周边开满粉红色的羊蹄甲,浪漫指数破表,是参观人潮最多的时候,到处都可看见拿相机取景或是在草皮上野餐的游客。
当旅人来到堤塘湖时,可以在这里稍作休息。接着,沿着湖畔往西拉雅大道前进,路旁会看到一座道爷汉人古墓。这座古墓见证了汉人早期来到港湾地区的历史,同时也显示了新港社人与汉人早期的交流与接触。(图片来自台南市政府)
-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南科考古馆
始自1995年的机缘,开挖出此地五千年的古文明,至今已发现58处以上遗址,埋存的史前文化最早距今约5,000年,最晚约300多年前,是目前台湾遗址密度分布最高、文化层序最完整且挖掘面积最大的地区。
公共艺术「茑松家」以人面陶偶为创作元素,人面陶偶是南科考古的代表性文物之一,出土于道爷遗址,而成熟的人面陶塑工艺也是茑松文化的特色,展现了五官的立体感和表情神韵的搭配。(图片来自台南市政府)
路线:
自新港社地方文化馆经过道爷古墓遗址,沿着人行道走,进入南科范围,路线经过史博馆南科馆,继续沿着西拉雅大道旁人行道上桥, 桥下方为南科火车站,最后抵达阳光电城公园。
随郑军渡海来台的天上圣母
-
茄拔天后宫古井(Photo via Wikimedia, by By Pbdragonwang )
-
茄拔天后宫(Photo via Wikimedia, by By A16898)
茄拔早期为西拉雅族目加溜湾社下之茄拔社,先民随郑军渡海来台,辗转至茄拔定居,建草茅庙宇供奉妈祖。
路线:
自阳光电城公园继续向东行,沿西拉雅大道旁人行道,穿越台 1 进入小路,接上嘉南大圳南干支线旁的路径,可看到南干支线有两水道、水闸门以及农田美景,青翠嫩绿的菜园、白花盛开的芝麻园、金黄波浪的稻田与笔直的蔗田,经过茄拔工作站,最后接至茄拔天后宫。
关于茄拔庄
茄拔庄有着悠久的历史,「茄拔」在西拉雅族语中指的是木棉花。在汉人移垦到来之前,这个地方是西拉雅族目加溜湾社的支社所在地。目前,在村庄外仍保留着老君祠,而庙前还有一棵茂盛的木棉花树。
顺游推荐
树谷园区(图片来自台南市政府)
树谷园区是南科区域内的旅游明星区域,区域内涵盖了树谷生活科学馆、音乐厅、绿水活力馆、冒险体验场,还有多功能性的广场数个,加上充满艺术装置及湖水有如宫崎骏场景的风之谷区域,以及充满绿意有着欧式森林小屋的树之谷两大亮点,让这里一直都是南科生活圈假日必来的休闲去处。
善化糖厂(图片来自台南市政府)
许多人对善化糖厂的印象一定是那片翠绿整齐的树林,糖厂边的树林常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与幸福的新人拍摄婚纱,但更多人对于他的印象则是那香甜可口的冰品,从1905年至今善化糖厂总是飘散着压榨甘蔗制糖的浓厚香气,台糖蒸汽小火车头则是在一边默默地继续陪伴糖厂写下属于糖蜜的故事。
大圳之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嘉南平原从看天田,借着八田与一嘉南大圳伟大的水利工程,变成富饶之地,平原上充满着各种结实累累的农作物,嘉南大圳诉说着台湾农民的生活。
嘉南大圳(图片来自林务局)
此段是水利工程的精华段,最著名为日治时期八田与一所建造的乌山头水库与嘉南大圳。路线沿着嘉南大圳行走,自小水圳接南干线至引水道,经过曾文溪、渡仔头与官田溪三大渡槽桥,续接乌山头水库与东西口引水道,最后是公元 1973 年完工全台最大的曾文水库。
推荐玩法3:游览珊瑚潭认识八田与一技师
日治时期八田与一所建的乌山头水库,将看天田灌溉成富饶之地,施行三年轮灌制度,使嘉南平原上布满丰富又不同的色彩。
乌山头水库(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理处)
自茄拔庄沿着嘉南大圳南干线,这一段的山海圳绿道,两侧分别种植台湾栾树、台湾楝树,有如绿色隧道,走抵曾文溪畔,就会看见新旧并排的曾文溪水桥。
亲临嘉南大圳水利工程历史三大渡槽桥
除了两侧面包树的绿道美景,嘉南大圳南干线三大渡槽桥更是具有代表性,为日据时期八田与一所建,以桁架钢梁铸成输水槽,并采用铆钉工法接合,兼具交通道路与输水管路的复合功能,其工法属于稀有之工法,具历史与文化价值。
路线:
自茄拔天后宫岔开始,沿嘉南大圳南干线而行,与台一线平行, 途中有乳牛牛舍,至曾文溪可见曾文桥、新旧渡槽,续行于堤岸上,旁边为农田,再经过渡仔头溪渡槽与官田溪渡槽,接八田路前农作物为龙眼与芒果,八田路为市道 171,路旁农田多种稻米与菱角,最后经过导水路可至乌山头水库。
顺游推荐
-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是官田区域内赏鸟的最佳去处,同时也是「复育水雉栖地」之场域,,因四周遍布菱角与水田,鸟类食物来源丰富,让此处埤塘充满生机,从园区内的赏鸟亭中的望远镜探索,亭中一格一格的赏鸟窗框如同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只是每一格的风景都不同。
乌山头水库-山里的蓝绿色珊瑚潭
乌山头水库(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玩赏攻略:
- 全台最大的亲水公园设备齐全,是夏日戏水好去处。
- 香榭大道的南洋樱约在2至3月开花,依天候有差异。
- 跨虹大桥一次只能乘载10位大人,请游客留意。
- 跨虹大桥是热门的拍照打卡点,还有3D打卡点喔!
乌山头水库由空中俯视,会发现蜿蜒曲折的湖岸,就像是一株碧绿的珊瑚礁,因而命名为珊瑚潭。早在荷据时期,在官田附近就有许多小水库在这里,1920年代在这里建嘉南大圳,是当时台湾最大的水利工程。
水库设计者-八田与一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被派往南洋战死,台湾光复后,八田与一的太太选择在先生设计工程最艰辛之送水口自杀,目前水库尚留有「八田」先生纪念铜像。(图片来自台旅会)
全球仅存的冲淤式土石大坝
乌山头水库大坝兴建于1920年。为目前世界仅存的半水力冲淤式土石坝结构。1919年,八田与一受命兴建乌山头水库,历经十年努力才让当时全台湾第一、日本第一、亚洲第一甚至是全世界第三大的水利设施顺利使用,八田与一也因此被尊称为「嘉南平原水利之父」。
-
走进乌山头水库,阿勃勒在一片青葱绿意中显得格外缤纷艳丽。(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
乌山头水库南洋樱的绽放,已成为游客必访的景点之一。(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穿过枝枒的灿烂,映着粼粼的湖光水色,蜿蜒的步道沿途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舒适。在这过去绵长悠远的时光中陪伴了无数辛勤耕作的农人,而今日的乌山头水库的美景更伴随着每一个到访的旅客,将一眼望去的美好景象,深深烙印进心底深处。
超人气的恋占石,传说只要在石前闭眼默念着喜欢的人的名字,就有机会达成恋情。伴随着八田与一与其妻外代树的爱情故事,更为恋占石添增隽永祝福。(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俯瞰乌山头水库大坝。(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八田与一嘉南大圳之父
八田与一纪念园区(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日治时期的嘉南平原,地势开阔,但因为缺乏水资源,土地干枯贫瘠无法种植。1910年,当时才二十四岁的日本土木技师—八田与一,来到台湾南部投入乌山头水库和嘉南大圳艰辛而漫长的探勘设计工作。此项工程最终在1930年完工。
八田与一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把他的一生奉献给台湾土地与生活其中的人们,不妨走一趟乌山头水库内的八田与一纪念园区,了解乌山头水库和八田与一的故事,感受这位台湾水利之父的决心与毅力。
玩赏攻略:
- 赤堀宅茑町制菓工坊,贩卖地道日式和菓子与日本茶,非常好吃喔!
- 户外庭院水池是照台湾形状建造
- 进乌山头水库风景区需购买门票
八田与一嘉南大圳之父小故事
嘉南大圳的完工,使此地的农作产量提升了二至五倍,嘉南平原自此成为台湾最重要的谷仓。1942年,八田与一奉召返回日本,但他所搭乘的船只却不幸在海上遭美军潜艇击沉。他的骨灰被送回他生活了三十二年的台湾,长眠于乌山头水库。
八田宅中的家具陈设就如同当年的摆设一般,让人犹如走进时光隧道。户外庭园则为小桥流水之景致,其中的水池造景更是以台湾的形状建造,由此更能看出八田与一对台湾这块土地的深厚情感。
八田与一纪念园区(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八田与一纪念园区(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路线:
自乌山头水库风景区售票口沿八田路向北 行,经过八田与一纪念园区,接工研路经过镇南宫至南湖口, 旁边以果树居多。
翻越乌山岭探访东西口引水道
旅人可以在乌山头水库住宿,一早到赤山龙湖岩礼佛,再参访嘉南小学及八田与一宿舍群,若是累了,可搭黄2线公交车畅游王爷宫至西口小瑞士。
八田与一为增加乌山头水库水源,于是在乌山岭开凿东西口引水道,两端分别为东口与西口,过程十分艰辛,最后终于将曾文溪溪水引入。此处有如天井漩涡的特殊景观位于东山乌山岭西方的出水口,漩涡奇景其实是由八田与一创造而出的美景,日治时期兴建嘉南大圳时,因为担心乌山头水库的水源不足,所以在乌山岭山腹内建了一条约4公里的引水道,将东口的曾文溪水导引至西口注入水库,因落差大,形成溪水快速由圆形的洞口中快速旋转而下,由「急圳口」喷出,成为可高达数丈有名的「天井漩涡」奇观。
西口溪谷因风景清幽,从很早之前就有小瑞士的称号,绿草如茵优美的景致是台南长年颇具盛名的露营地。
路线:
此路线自市道 175 上切,走产业道路坡度陡,经过龙眼园,最后进入山径,沿途经过第 50 号曾文水库水平点、电塔与羊蹄甲林,林下景色十分优美,接着至一处大崩壁,最后于东口工作站外出山径。
推荐玩法4:乘船游览全台湾最大的水库
微风轻轻吹拂,黑鸢盘旋,乘船欣赏曾文烟波美景,山峦迭翠,彷佛置身于画中。
曾文水库(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旅人走出东口水利工作站,沿着河畔步行,即可抵达曾文水库区域,八田与一设计兴建嘉南大圳时,1939年建议在今天曾文水库大坝位置的柳藤潭筑坝取水,这个构想直到1959年始展开规划实现,于1973年完工,成为全台第一大水库。
隐藏在曾文水库山林间的梦幻之眼
走进绿荫,去邂逅「曾文之眼」,一座外墙全以玻璃帷幕打造而成的开放式游客中心,在阳光下,绿意盎然的自然风光和树影倒映于建筑之上,成功让人为建筑与自然生态完美共存,曾文之眼的建筑之美绝对值得一探究竟。
-
梦幻之眼(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
梦幻之眼(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路线:
自东口工作站开始,走产业道路往北,道路可接至曾库公路,途经曾文之眼游客中心,最后走至曾文水库纪念碑(警察局)。
伫立于雄伟的坝顶远望
旅人可以搭公交车到坝顶,也可以步行到达观景台,21公尺高,可以眺望大埔山景倒映湖镜,心旷神怡,收获曾文水库无死角的壮阔景色;若是遇见泄洪时,此处可以观瀑,十分壮观。
骑着自行车沿着水库内全程约10公里环湖道路,开启一场铁马轻旅行也别有一番快意,多元的游玩体验任君挑选。
曾文水库至高点-观景楼(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费尽千辛万苦抵达曾文大坝,远望曾文水库湖光山色,湖景壮丽让人赞叹不已。(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
景观楼餐厅非常适合一边喝咖啡一边欣赏水库(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
曾文水库凤凰花开(图片来自西拉雅风景区管理处)
路线:
自曾文水库纪念碑(警察局),可见壮观的坝顶、曾文大坝溢洪道闸门与溢洪道,接着曾库公路经过坝顶后,沿曾文水库而行,可见造型十分有设计感的观景楼,最后至湖畔旁景观楼码头乘船。
玩赏攻略:
- 各式游艇游程需事先预约。
- 「观景楼」为风景区内的最佳赏景据点。
- 此风景区更是南台湾开发面积最大的风景区。
- 曾文水库是全台最大水库。
安全守则:
- 请选择一条符合你的技能、体能以及你预期想体验的步道。
- 非经允许请勿进入私有宅院。行经民家村落不可大声喧哗。
- 拍摄他人 ( 或小孩 ) 影像或所属财产需取得所有人的同意。
- 不可摘采沿途农作物、花草、水果或乱入农田耕作区拍照破坏作物。
- 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不可任意丢弃。
- 为后来的旅客着想,请勿将标示牌志等带回,亦不可乱动路线指示的标示牌。
- 请注意路权共享原则,尽量靠边且注意路上机动车辆。
- 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拍照取景请注意安全空间。
- 请穿着显眼或亮丽衣服,必要时在背包或衣物增加反光或闪光标示物。
- 沿途如遇见其他旅客或当地居民,请微笑致意。
- 请走在指定的道路或步道山径上避免危险。
- 请结伴而行,勿骚扰并避开流浪狗、蜂类或野生动物。
- 建议行进间不要看手机或使用耳机听音乐。
景点相关信息
-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南科考古馆
- 电话:
-
+886-6-5050905
- 地址:
-
台南市新市区南科三路10号
- 开放时间:
-
周一休息;周二-周日09:00 – 17:00
-
新港社地方文化馆
- 电话:
-
+886-6-5897603
- 地址:
-
台南市新市区丰华里道爷路3号(南科园区内)
- 开放时间:
-
周二~周六 9:00~17:00;周日、周一休馆
-
台湾历史博物馆
- 电话:
-
+886-6-3568889
- 地址:
-
台南市安南区长和路一段250号
- 开放时间:
-
周一休息,周二-周日09:00 – 17:00
-
四草绿色隧道
- 电话:
-
+886-6-2841610
- 地址:
-
台南市安南区显草街一段(四草大众庙旁)
- 开放时间:
-
每日08:00 – 16:00
-
台江公园管理处游客中心
- 电话:
-
+886-6-2842600
- 地址:
-
台南市安南区四草大道118号
- 开放时间:
-
周一休息,周二-周日09:00 – 17:00
-
善化糖厂
- 电话:
-
+886-6-5810218
- 地址:
-
台南市善化区溪美里310号
- 开放时间:
-
每日09:30 – 17:15
-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
- 电话:
-
+886-6-5793911
- 地址:
-
台南市官田区裕隆路
- 开放时间:
-
周一休息;周二-周日09:00 – 17:00
-
乌山头水库
- 电话:
-
+886-6-6982103
- 地址:
-
台南市官田区嘉南里68-2号
- 开放时间:
-
每日08:00 – 17:30
-
八田与一纪念园区
- 电话:
-
+886-6-6984740
- 地址:
-
台南市官田区嘉南里68-2号
- 开放时间:
-
周三休息;周四-周日09:00 – 17:30
-
曾文水库风景区
- 电话:
-
+886-6-5753251#6210
- 地址:
-
台南市楠西区密枝里70号
- 开放时间:
-
每日08:00 – 17:00
版权声明:
- 本处图片及影音档案仅供个人浏览观赏,其版权仅供本网站使用,勿修改重制或做其他商业营利用途。
- 严禁盗录剪辑、修改重制或其他方法改变图片及影音档之内容、形式或名目,并将前述权利转授权第三人。
- 请勿擅自将该图片及影音档上载、传送、输入或提供其他网站公开发表或做其他商业营利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