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必看
- 毘卢殿、文殊殿、圣宝佛塔
- 体验
- 朝山、绕塔
- 顺游
- 洪稇源商号、池田屋
- 交通
- 台铁高雄车站或左营高铁站,搭乘「E25高旗六龟快线」,至六龟农会站,转乘H11公车往宝来方向,于「旧潭站」下车
妙崇寺所在的六龟山区,与层峦叠翠为邻,与虫鸣鸟叫共生,
造访时除了怀抱虔敬的参佛之心,
还增添几分到郊山一览的自在悠闲,
直到走进殿堂,才发现原来置身于一座山中的佛教美术馆,
精采的空间细节,教人难忘又感动。
不远山中清凉地
-
车行六龟,顺著台二十七线上的白底红字「清凉山护国妙崇寺」前进,平日里的寺院寥寥几人,但闻鸟语不绝,反倒显得清净,登高一眺,望向比邻的狮头山及谷底的荖浓溪,山光水色,心旷神怡。
不过,妙崇寺并非一开始就座落于此。1964 年,开山宗长宏安法师在高雄前镇草衙创建妙崇寺,后因都市计划,使得寺院不全,宏安法师便决定另觅一处可静修的长远之地,花了三个月时间,终于找到六龟这块地。「当年这里都是果园,满山清凉静谧,上人便决定取名为清凉山。」宏安法师门下的启引法师说道。
宏安法师早年曾至印度朝圣,当时见到许多流亡难民、无所依靠,深感国家动荡必使百姓流离失所,因此便立下护国宏愿。这就是「清凉山护国妙崇寺」的命名由来。
-
众志成城的比丘尼道场
然而,开辟荒山不是件容易的事,从规划、奠基到落成,历经二十余年,直到 2007 年终于竣工,为南台湾添增一处清幽庄严的比丘尼道场。
-
启引法师笑说,「建寺是千百年之计,不能含糊。」妙崇寺对建材挑选有一定的坚持,所有设计、规划、配色都出自宏安法师之手,虽然完全没有美术背景,但不论是景泰蓝壁画墙、天花坛城彩绘、玉石柚木等的雕刻,都为佛教艺术再添辉煌。另一方面,美丽的背后也仰赖一群不计回报的义工,磨整建材、安贴金箔、执笔彩绘,全都出自他们的欢喜奉献。
但怎么也没想到, 2009 年的莫拉克风灾重创南台湾,也为妙崇寺带来艰辛的考验,寺院后方的藤枝林道走山崩塌,导致开山祖殿文殊殿遭到土石流冲毁,寺院主体建筑灌进大量泥浆,走过清理和重建的过程,2013 年才重现世人面前。启引法师回忆,「那段期间,义工们自发地来救灾协助,令人感动。」在这当中,身为妙崇寺在家居士的前立法院院长王金平,也出手相助不少。
-
学习如何安顿身心
相较于政治场上的形象,来到妙崇寺的王金平显得轻松自在许多,「像回家一样,与师父、师姊的相处有如一家人,每年法会、重大节日一定会来,曾经有好几年我们家都在这里过年团圆。」甚至,在夫人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搏斗的那段煎熬日子,也在妙崇寺度过,整整静养三个月,每日跟著宏安法师循达摩《易筋经》做运动,念佛诵经做功课,身体渐渐好转。宏安法师想起这段回忆,「他(指王金平)也很有心,当时常常南北往返,下班就从台北赶来高雄上山拜拜、陪伴夫人,隔天一大早再搭机回台北,一周最多来五、六天。」
与妙崇寺、宏安法师结缘三十余载,问及自身最大改变为何?王金平说,文殊殿前有副对联「文玄教育日常生活中,殊藏异迹影现凡圣通」,「我天天都在想这几个字,思考如何实践。」简单来说,佛教是觉悟的历程,并将修行实践于生活中,修得智慧,才能普渡众生,而他把这两句话时时放在心上,就是提醒自己务必实行。
佛寺对人而言,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哲学的展现,从建筑、空间当中体会佛理奥义,从法师、居士身上,明白修行实践的珍贵。
格局上,妙崇寺为传统唐宋佛教寺院的伽蓝七堂形式,山门、殿堂等配置一应俱全;架构上,以中国宫殿城堡建筑为蓝图,外有金刚护墙,铺上巍峨坚固的石雕,内有殿堂楼阁,将传统工艺、美学艺术、显密佛法集于一身。细细体会,处处都是风景。
毘卢殿
永不褪色的景泰蓝
-
位于全寺中心的毘卢殿,即为大雄宝殿,外观色彩缤纷饱和,入内更是被眼前的绚丽熠然所震慑,一尊耀眼的毘庐遮那佛,坐于千叶宝莲台上,莲台每一花瓣皆有一尊小佛,表达一叶一如来之意。
更难得的,是殿堂四周以景泰蓝烧制而成的墙面,出自于宏安法师的构想,委由中国工艺家打造而成,启引法师解释,「景泰蓝的工序复杂,通常只见于艺术品,很少用于建材,墙上的佛教故事图案皆以铜丝勾勒,经过一千两百度的高温烧制,总共需十六、七道的工序,才能完成一片,千百年不褪色,流传永世。」用色大胆、华丽却不落俗套,俨然是一座景泰蓝美术馆。
头顶上的樟木坛城也别错过了,这些彩绘都是宏安法师设计,并带领义工们一笔一画完成,充满生命力,也蕴含了众志成城的一片心
-
文殊殿
转动智慧经轮
文殊殿是妙崇寺的开山祖殿,以此为起点,一步步成就如今的寺院规模,虽然曾遭莫拉克风灾摧毁,依旧挡不了众人护持的心,于 2013 年重建完成。外观、格局与过往相距不大。整座以花岗岩建造,门上对联由宏安法师拟定,也是王金平谨记于心的人生座右铭,内部墙上皆以景泰蓝制作,东西两边分别描述「文殊成佛说法图」及「文殊渡海图」
户外的回廊则是居高远眺的好去处,一旁还有祈福的经轮阁,置放了 108 个由景泰蓝烧制而成的转经轮,由于妙崇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因此装藏的咒语也包含文殊菩萨的智慧咒,转动经轮一圈,如同持诵咒语千百次,清净恶业、为心灵除尘。
圣宝佛塔
藏传风五彩幡旗
妙崇寺开山时,曾有人向宏安法师建议,为筹措建寺经费,不妨先盖灵骨塔,但宏安法师不以为然:「要建塔,就要建佛的舍利塔。」因此,奠下日后建塔的缘由。
在古印度最早建塔是为了放置释迦牟尼的舍利,供人纪念崇拜,由古至今,有见塔如见佛、获得解脱的说法。这座圣宝佛塔位于寺院的最高处,采花岗岩雕刻而成,顶上绑的五彩幡旗颇有藏传风格。神奇的是,在修塔期间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启引法师表示,「佛塔曾经多次放光,莫拉克风灾坍方时,下方的文殊殿遭冲毁,但很幸运地没有伤害到建塔基地。」如此奇迹,吸引不少信众专至佛塔绕行祈福。
文殊殿对妙崇寺而言,是一切的建寺开端。
1984 年,宏安法师初至清凉山,其实并没有要兴建道场的意思,只打算盖一座简单的竹寮作为修行之地。但就在预定动土当晚,没想到文殊菩萨趺坐莲花、手拿宝珠,以僧像示现了,宏安法师寻思,文殊菩萨应是有意来此开山,因此将工程大转换,改为建文殊殿。
不过,当时遇到一个难题,一般文殊菩萨的形象为驾青狮、持宝剑,有发髻,作为胁侍位于释迦牟尼佛的左侧,右侧则是普贤菩萨,并称华严三圣,但宏安法师所见的文殊菩萨示现法像,却与印象中不同。为了塑像,必须要有形象参考,于是到处寻找此一形象的文殊菩萨文献,「没想到最后是在日本的一所博物馆,找到一千六百多年前,文殊菩萨曾如此示现的资料根据。」启引法师打趣道,「文殊菩萨就是我们清凉山的董事长。」
文殊菩萨主掌智慧,因此每逢考季前夕,总能见到考生或家长前来祈求智慧、考场顺利,是另一有趣的景象。
-
-
朝山,是佛教中至各大名山古刹拜访的一种朝礼方式,虔诚者还会以三步一拜表示敬仰,妙崇寺循山势而建,沿著山坡漫步其中、造访各殿,颇有朝山的氛围。寺院最高处是一座佛塔,看著塔刹直入云霄,与南台湾常年的蓝色天际照映出一幅画来,是最好的祝福。
到了佛塔,自然不能错过绕塔。在佛教中,佛塔就是佛的法身,绕塔就是向外施展祝福、向内净化心灵的历程。不过,绕塔有讲究的,必须静下心来,放缓脚步、低头视地,沿著顺时针方向慢慢绕,这就是所谓的「右绕佛塔」,边绕行边持咒,直至澄净心灵。
启引法师以现代生活比喻,「念经持咒就像是打佛的手机号码一样,这样佛才听得到你的声音!」
日治时期的六龟是樟脑及林业重镇,在那段黄金岁月,吸引来自北部的客家人、南部的商人们,带来各种商机,六龟镇上也成为进出山林的主要枢纽。时至今日,虽然辉煌不再,但漫游老屋、街区时,却能找到蛛丝马迹,拼凑出往日的灿烂,也是旅行的趣味一种。
像是洪稇源商号和池田屋,值得一访。
原本居住在旗山的洪见涛,于日治时代担任六龟警备道的隘勇,时常往来山林与平地之间,有时原住民会托他拿山产下山,换取所需物品,这让他看到了商机,便向当时的日本官方申请经营蕃产物交换所,建立起洪稇源商号的名声。
六龟区公所温丽美表示,「当时原住民会沿著荖浓溪顺游而下,带著猎物、兽皮、小米等货物到洪稇源交易,隔天再走上山,因此洪家也贴心提供偏房,让原住民休息。」随著产业没落,后代渐渐往外地发展,留下这座百年老建筑。如今修复完成,洪家也无偿借给区公所经营,区公所主秘陈昱如表示,预计将规划为在地小农市集中心,呼应洪稇源当年的买卖起家。
相距不远的池田屋,为 1929 年由池田兵太郎所经营的日式旅社。熟悉在地文史的解说员张运正说,「大概是当时整个六龟最大规模、房间最多的旅社。」他的家族也曾参与池田屋后来的经营,「池田屋原本向六龟农会信用组合贷款,二战后债务未还清就被遣送回日本,因此就归农会信用组合接管,后来我的外公跟农会租来开旅社,同时也在对面经营酒家。」
1953 年后,改由高雄客运公司承租,并将空间调整为高雄客运六龟站,此后的半世纪,肩负起高雄山区联外交通的转运枢纽。整修后的池田屋,保留了原本的设计、格局,甚至工法,尽可能使用旧料去刨新,墙面百分之百遵照原本的「编菅茎夹泥墙」施作,也就是运用荖浓溪旁盛产菅芒花的茎编织、灌泥,从建筑内的票亭、栏杆等,可看出客运时期的改造痕迹。
未来,池田屋将化为六龟故事馆及旅游资讯中心,继续作为在地的门户担任。
怎么去妙崇寺
大众运输
台铁高雄车站或高铁左营站,搭乘「E25 高旗六龟快线」,至六龟农会站,转乘 H11 公车往宝来方向,于
「旧潭站」下车。
自驾
国道 1 号鼎金系统接国道 10 号,下旗山交流道接台 27 线后抵达妙崇寺。
景点资讯
-
洪稇源商号
- 地址:
- 高雄市六龟区华南街、新民街交叉口
-
原六龟里池田屋
- 地址:
- 高雄市六龟区华南街 30 号
-
清凉山护国妙崇寺
- 地址:
- 高雄市六龟区兴龙里旧潭 3-3 号
- 电话:
- +886-7-6892259
- 网站:
- 清凉山护国妙崇寺
本文录自《庙宇觉旅:走访台湾十条心灵朝圣路》,出版社:天下杂志。
高嘉聆 文;内文照片无特别注明者,陈建豪 摄
版权声明:
- 本处图片及影音档案仅供个人浏览观赏,其版权仅供本网站使用,勿修改重制或做其他商业营利用途。
- 严禁盗录剪辑、修改重制或其他方法改变图片及影音档之内容、形式或名目,并将前述权利转授权第三人。
- 请勿擅自将该图片及影音档上载、传送、输入或提供其他网站公开发表或做其他商业营利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