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金山|法鼓山

经典必看
祈愿观音殿、大殿三宝佛
体验
法华钟 撞钟祈福
顺游
磺港渔村、磺港食不厌、贪心咖啡馆
交通
台铁台北车站转乘国光客运1815次抵达法鼓山
胸怀天地,自有开阔,
俯视金山平原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能看山望海,
园区里还有八条步道,走路也是一种修行,
在这里听溪、观风、沉淀自己。
如镜照见 初心的所在

从大台北地区前往金山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下称「法鼓山」),有淡金、基金和阳金公路三条选择,各有海岸和山路的优美景致。从看见入口处的法鼓山精神指标「山徽石」那刻起,意味著即将遁入山林胜境,享受心灵洗礼。

香火鼎盛的庙宇,总离不开金碧辉煌的形象,但落成于2005年的法鼓山却独树一帜,依山势而筑的观音道场,以褐、灰、白为主色调,线条流畅、低调不张扬,也呼应日本学者久松真一所提「禅美学」中简素、枯高、脱俗等特质。

值得一提的是,自屋墙、地板到门窗所选用的各式建材,哪怕是一块小石头,都是由创办人圣严法师亲自挑选,特别强调与金山原本的环境调和,当年即使是新建,也想在视觉上有岁月古意,才不至于显得突兀。

大殿外视野开阔,说明了法鼓山无一处不是景观。
果贤法师说导览过程其实不太讲话,就是希望让大家静心感受自然环境的陶冶。(李佩书 摄)
找回 本来面目

果贤法师提到,概念上希望减少外加,让这座建筑就像是从大地长出来的「有机体」,在青山翠岭双溪环抱间,与自然融为一体。她以大殿正门上方悬挂的「本来面目」匾额为例,这四字说明了法鼓山从建筑到景观建设从一而终的原则,「回到自己本来的样子,没有太多复杂性,简单地呈现简朴清净的环境。」也让造访此地的人,无形中被潜移默化,拿掉生活中的矫揉造作,找回心里的本来面貌。

  • 大殿匾额不用「大雄宝殿」,以「本来面目」揭示禅修真谛。
  • 建筑各处空间所呈现的线条都力求简洁。

到法鼓山来,最好能多留半天,在园区走上一段路,方不辜负这里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 特别是图书资讯馆前七棵珍贵的老雀榕,是兴建过程中秉持著「尊重自然万物」初衷特意留下,前人保树,后人乘凉。果贤法师回忆当年辟建大学校区的移树计划,想方设法将楠木、乌臼、樟树、鲁花树等上千棵原生树种移植保留,「最快的方式当然是砍掉重来,但就像我们常说的『过程即结果』,用时间重新慢慢涵养,自会繁花盛开。」

临溪走一段 是旅行也是修行

园区目前共有八条步道,自然生态丰富,景观也是各异其趣。

果贤法师笑说,开山十五年来,常有参访者给予反馈,盛赞此处简单干净,「问他们怎么个玩法?都说是把车子停在山下,沿著临溪朝山步道慢慢走上来。」大停车场对面的小山头,就是座八尺高的来迎观音铜像,以半步轻移、衣带迎风飘扬之姿,迎接来者。义工赵婉玲也回忆自己初访法鼓山,惊艳于环境的清静,「自然而然地安静下来,心也自然清净。」

阳光露脸的日子,擡头可见大冠鹫飞翔,做早课的时候,还有蓝鹊家族在大殿外此起彼落唱和,这是果贤法师形容的法鼓山日常,伴著终日不绝的流水乐章, 无处不是风景。

她殷切提醒:「入宝山莫要空手而回。」听溪、听雨、观风、观雾,只缘身在此山中,不为修行,也是疗愈。

  • 在「微笑禅」生活馆的种籽祈愿墙前许下心愿。
  • 从「心灵邮局」寄出明信片,传递更多祝福。
建筑。看门道
佛法之境 禅美学

从规划到落成,法鼓山历经十六年的开山建设,将恢宏、开阔、素朴与稳实的佛教精神融入其中,人文设施如三门、观音像、法华钟、大殿、开山纪念馆等,理解了所谓人间净土,果贤法师说:「来到法鼓山就是一种禅悦境教的薰陶。」

法华钟
刻画经典的镇山大钟
法华钟钟体经文采阳刻,细致精巧。

镇山之宝, 无疑就是位于法鼓山右侧山麓的「法华钟」。这口青铜材质的梵钟,重达二十五公吨,最厚处有二十九・六公分,钟形浑厚饱满,线条古朴典雅,是特别委请百年铸钟经验的日本老子制作所铸造,在在显现当代工艺之精湛。

法华钟之所以意义非凡,在于钟体内外精细镌刻了七万多字的《法华经》、〈大悲咒〉及多宝塔双佛并坐图,象征著每拜一次法华钟,就有如诵持整部经文,每敲响一次法华钟,闻钟声,也有如听到两部经典。

出家人常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佛教世界,钟是重要法器之一,作为报时、集众之用,素有「晨钟暮鼓」之称。果贤法师强调,一九八九年春天,当圣严法师初访法鼓山现址时,即发现两侧山岗状似钟鼓,分别命名为「钟山」和「鼓山」,就是盼著有朝一日,洗涤尘俗的清净钟声,能在山中悠扬。

祈愿观音殿
如明镜般 静心的角落
祈愿观音殿内外皆有水池,宁静自得。殿内可抽「心灵处方签」,不谈吉凶,只转心境。

园区第二大楼的祈愿观音殿,正如其名,是令人想在此祈求所愿的静心角落。

殿前四合院中波平如镜的一方水池,映照天光云影,四季流转都在其中,从殿内往外看,池子有如一片宁静海,静静看著,让人仿佛能洞见自己的内心自在。

水池所在位置,其实是三层楼中的顶楼,就施工来看颇有难度,也意味著一旦漏水,底下楼层全都遭殃。果贤法师透露,当初兴建时,圣严法师排除众议,坚持留下这项水景,原因就在殿内手执净瓶的祈愿观音像,「因为『观音自海上来』,自然不能少了这个意象。

法鼓山每年春、秋号召义工和民众清洗水池一次,将石头、池壁逐一洗刷日晒,是别开生面的「动中禅」。义工赵婉玲建议来者不妨试试在池畔驻足,也能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是修行。

祈愿观音殿外「大悲心起」匾额是名书法家董阳孜墨宝。
大殿三宝佛
佛陀座下细看保育类动植物
大殿供奉的三宝佛,三尊佛像用不同手印代表佛的悲愿和德行。(照片提供 法鼓山文教基金会)

要说到法鼓山园区的地标建筑、全山精神之所系,就是位于第一大楼六楼的大殿。

挑高四层的大殿,是举行各项大型仪式及弘法活动之处,建筑型态虽是素朴内敛,却有一股沉稳雄伟的气势。

大殿供奉三宝佛:释迦牟尼佛(中尊)、西方阿弥陀佛(左尊)、东方药师佛(右尊),皆是采中国隋唐石窟的造像艺术,依据山东四门塔的阿閦佛为蓝图,线条单纯流畅,面容庄严慈祥。特别是佛像下方的方形须弥座四周,刻著十二幅的铜铸浮雕画,让台湾原生保育类动、植物跃然其上,飞鸟、游鱼栩栩如生,别具意义。

此外,大殿还有两件看不到的佛宝。一是三尊佛像的佛身里头,藏有书法名家及信众钞写的七十七卷大乘佛经,二是佛像正下方,设置了建于一九九六年的台湾第一座地宫。果贤法师以十世纪初被发现的敦煌藏经洞为例,重现佛教一千多年前的珍贵文物,「我们的后代子孙,要如何理解今日的台湾佛教文化呢?」法鼓山发愿留下文明发展的见证,依此概念建置,地宫收藏三百多件二十一世纪初的佛教典籍文物,明订西元三千年方能开启,也呼应法鼓山是以「千年道场」来打造的精神本质,果贤法师微微一笑道:「如若千年以后再见,也会觉得似曾相识呢!」

神。话
落脚北海岸的一段佳话

果贤法师提到, 圣严法师一向叮嘱,学佛不谈神迹,信仰不求感应,因此不特别强调神话的流传。值得一提的,倒是当年来到法鼓山的开山因缘, 彰显了「千处祈求千处应」的观音精神, 蔚为佳话流传。

照片提供 法鼓山文教基金会

众所周知,法鼓山的前身,原是位于北投的农禅寺。一九八九年,因「关渡平原都市计划」实施,面临土地被征收、所余建地不敷使用的情况,另觅新址势在必行,几番寻寻觅觅,始终未能如愿。当时有位医师熊清良居士建议,「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就交给观世音菩萨吧。」于是,便在农禅寺的念佛会共修时,由圣严法师率上千弟子持诵〈大悲咒〉二十一遍求地。

说来也巧,过没几天,便有另一位林显政居士提议金山有一块地可以去看看。由于圣严法师服兵役时曾在金山海边住过两年多,对此处并非全然陌生,认为金山没有适合的好地,原本一开始不假思索地回绝,后又不忍辜负弟子热心,还是抽空上山, 一看之下, 发现很是喜欢。

原来,金山这块地当时的拥有者为全度法师,他买地建庙,和出家的母亲一起照顾道场,囿于自身弘法能力有限,希望能有合适的人选代为接管。仿佛冥冥中自有注定,就在农禅寺持诵〈大悲咒〉的翌日早晨,全度法师也念了二十一遍〈大悲咒〉,接著他便在北投佛恩寺巧遇林显政居士,交谈之下,发现两方需求不谋而合。回忆这段往事,果贤法师说:「就像师父(圣严法师)常讲的,至诚恳切,自然有好因缘来促成。」

修。行
法华钟响的祝福
  • 如果想「过个不一样的新年」,就到法鼓山来吧!

    自 2007 年起, 每年除夕夜在法华钟楼举办撞钟祈福,已成为法鼓山的代表活动。「108」是佛教常用的数字, 除夕敲响 108 下钟声, 象征消除人类的 108 种烦恼,跨过旧的一年,除旧布新,同时法鼓山也会发表年度主题,祈愿全人类平安和谐。

    果贤法师表示,活动的初衷之一,是希望能改变传统民俗节日多是大吃大喝的庆祝形式,「当纯净的钟声在山林传扬,也是象征我们对生命、甚至对世界的一种祝福。」岁末年终之际,若有机会共赴这场别开生面的跨年聚会,聆听钟声安定身心,更是别具意义的守岁。

    法华钟楼下方平台另外设置了缩小版的法华钟「引钟」, 假日里来, 也能敲击此钟,心领神会。法华公园周遭遍植枫树, 入秋后满山红叶,另有一番意境。

  • 照片提供 法鼓山文教基金会
清心。旅
金山顺游
磺港渔村里的宽式料理

磺港,是金山地区重要的海鲜渔港,以保留即将失传的磺火捕鱼传统技法「蹦火仔」而闻名。早年本地渔民担著鱼货走古道,翻山越岭到台北贩售,就是今日的「鱼路古道」,磺港也因此被视为鱼路的起点。

天气好的日子,磺港渔港都会有渔船进出。(李佩书 摄)

这处依山傍海的小渔村,不脱台湾多数乡村会遇到的状况:青壮人力外出工作、在地人口老化,平日里显得特别安静。不过,2020 年开始,这里有些不同的氛围,荒废多年的房子重新整理后,亮起温暖的灯光,挂上「磺港食不厌」的招牌,意味著「宽哥来了」。

  • 「磺港食不厌」老板宽哥
  • 但凡到过水金九旅行的人,多少听过宽哥的名字,也有越来越多人在问:「宽哥是谁?」金瓜石出生长大的宽哥(王四维),被誉为「开店达人」,擅长木工的他,敲敲打打就能弄出一间风格独特的店,宽哥的「关于咖啡」在金瓜石一做就是二十年,2013 年开张的「食不厌」,更是用日式轻食料理尽展好手艺。

    磺港渔村的房舍在山坡上错落,就像捉迷藏的场景,看在宽哥眼里是趣味十足,机缘之下遇见这间老屋,他一看就喜欢,身旁认识多年的老友补充:「你就专门在改造这种的。」宽哥频频点头笑说:「对老房子有种特别的情怀。」装潢一样自己动手做,风格毋须多做定义,就是别人模仿不来、「很宽哥」的生活感。

在宽哥「慧眼识老屋」下被改造的老房子,特别有温度。(张界聪 摄)
  • 李佩书 摄

    除了「食不厌」的几道招牌料理, 也不浪费地利之便, 加入渔港的直送海鲜, 实践产地到餐桌最短的距离,小黑板上的「隐食」视每日进货食材更换。主厨王新捷是本地人,曾在北投以排骨酥闻名的老店工作,菜单上自然也少不了这一味。

    宽哥对食材的讲究,从小细节就看得出来,像是一道「焗烤番茄面包」看似平凡,入口却感受到芬芳滋味在口中迸开,关键密码来自在金山辟地、请专人照顾种植的香草,宽哥说:「我们的店虽然不大,但是规格都是国际级的。」

  • 从空间到食物都充满著宽哥随兴而为的风格。像是他在店里一隅摆放三芝海边捡来的红砖,说是觉得冲刷过的颜色好看,「我喜欢有时间感的东西。」

说著自己「其实不是很喜欢开店」的宽哥,却总有些机缘,让他把店一间间开起来。整修「磺港食不厌」时,就有在地人好奇上前关切,得知要做餐馆,竟有人主动提议要把自家闲置二十年的房子也租给宽哥。于是,相隔不到半年,距离「磺港食不厌」走路不用两分钟的位置,「贪心咖啡馆」正式开张,宽哥振振有词地说真心太假、贪心才真,「如果我满足每个人对食物的贪心,大家就会常来。」

两百多坪的空间,卖的是窑烤披萨、义大利面和 B.B.Q,周末夜晚还有还有 Mojito Bar。有趣的是,各司其职的主厨们,其实都是宽哥的各路好友或熟客,在他的号召下前来共襄盛举。

未来他还想要办金工教室和户外市集,简直就是宽哥的人脉集大成,他对在磺港能发生的事从不设限,只能说宽哥就是任性,大家只管尽情来玩。

怎么去法鼓山

大众运输

  1. 台铁台北车站「东一门」搭乘国光客运 1815 次抵达「法鼓山站」。
  2. 淡水捷运站搭乘公车 863 次、台铁基隆车站搭乘公车 862 次于「清水站」下车,转乘接驳车进入法鼓山。

自驾

走台 2 线淡金公路约 40 公里处, 即可看见法鼓山山徽标示。

景点资讯
  • 磺港食不厌

    地址:
    新北市金山区磺港路 189 号
    电话:
    +886-965-282535
  • 贪心咖啡馆

    地址:
    新北市金山区磺港路 181 号
    电话:
    +886-2-24989611
  •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

    地址:
    新北市金山区三界里法鼓路 555 号
    电话:
    +886-2-24987171
    分机 1350 ~ 1355(参学导览服务)
    网站:

本文录自《庙宇觉旅:走访台湾十条心灵朝圣路》,出版社:天下杂志。
张雅琳 文;内文照片无特别注明者,张界聪 摄

版权声明:
  1. 本处图片及影音档案仅供个人浏览观赏,其版权仅供本网站使用,勿修改重制或做其他商业营利用途。
  2. 严禁盗录剪辑、修改重制或其他方法改变图片及影音档之内容、形式或名目,并将前述权利转授权第三人。
  3. 请勿擅自将该图片及影音档上载、传送、输入或提供其他网站公开发表或做其他商业营利用途。
最新更新日期: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