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纵谷,有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出香Q好米,随著四季变化的稻田景致,成了游客舒解身心最佳良药,沿著中央山脉、海岸山脉,天空、田野、山峦交织成一幅幅山水画,台东纵谷观光圈延续花莲观光圈5大主轴,共同引领游客脚步,慢心品藏。
更多内容
先民在迁徙、移动中寻求到宜居的环境,或是因为重大历史事件,而形成村落、聚落。花东纵谷中除了原住民的传统部落之外,在经历不同时代、不同移民加入纵谷,也产生了不同的移民聚落,许多地方留有过往日本、客家等族群移居后所带来的有形无形资产,诸如:日式建筑、客家传统节庆等,「时光村」期待汇聚推广传承纵谷地区移民文化的店家、单位,推展出富含移民色彩的主题旅行,也透过过往移民的文化,以及现今旅游的体验,感受纵谷宜居,也适合移居的魅力,让旅客成为未来可能的新移民。
花东的山脉中有数条历史古道,是过去往来山脉两侧的道路,保有自然景观,同时蕴涵历史底蕴,除了过往古道中的历史事件,古道周边的部落也保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故事。而现今户外风气盛行,喜好户外运动的客群也多以爬山健行同好成团出游,因此以「山野行」为概念,以热爱山野健行的团客为主,结合历史古道周边部落的传统食农、文化体验,让古道健行的前后都能完整感受部落与古道人文氛围与底蕴,将更丰富古道健行的深度。
花东推展米产业历史悠久,同时拥有许多抱著对环境友善与食用安全的有机农业农友,以纵谷的「米」作为开头,从「乐园」的概念出发,结合一连串食育、食农的店家场域和农事体验,搭接起食、宿、游、购、行,推出「米乐园」旅游,连结「米乐园」内的多元体验与产品。
悠游花东纵谷,前进纵谷原游会! 品味物产x在地饮食x人文地景等于纵谷部落特色旅游满足味觉的美食风味餐,享受听觉的原民歌谣,启动触觉的工艺手作体验,舒畅嗅觉的自然芬多精,还有人文自然景观的视觉震撼。
将纵谷内温泉区作为休憩住宿的节点,由双铁(铁路及自行车)作为旅游移动的主要交通工具,连结起温泉区、车站周边,以及纵谷的自行车道、公路,推出以乡镇散策或运动挑战的多元游程,并以温泉疗愈与放松旅途的疲惫。
座落于关山旧火车站的西北侧,创建时间可回溯至西元1919年,台湾总督府建成完工那年),由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兴建,见证了最初关山的铁道时代。整栋建筑以桧木为建材,屋身以砖砌擡高,墙体是竹编夹泥墙白灰粉刷,外侧以雨淋板披覆,屋顶为四披水形式,北侧立面的凸窗设计当时罕有。现为难得可让人入住的日式历史古迹民宿。
1932年的日式建筑被完整保留(仅屋顶有翻修)。日治时期是警政与户政合一,听说老百姓在等待洽公时,坐在复古悠闲的长廊座椅上,看著园艺造景,不仅不会无聊,天热时也不会心浮气躁喔!这里也是全台湾第一个警察文物馆,保存了从日据时代以来的警察文物,除了能与警察预约解说导览,甚至借到外地展览呢!曾有日本人来参访时,发现父亲以前在这里当户局员的资料而激动地哭了起来。
由关山镇农会设立的米国学校,提供『看米、听米、吃米、玩米、买米』的体验制米过程,有趣又充实知识性,还能将自己亲手包装的米当成纪念品带回家。米国学校设有水稻文物馆、米食 DIY 教室、米雕教室、农产品展售中心。另外米国学校古早味的大碗公饭也是必尝的特色餐食。
关山环镇自行车道是全台第一座专用自行车旅游道路,全长达 12 公里,自行车道环绕关山,路况平坦舒适。骑乘单车欣赏一年四季随著时序变化、阡陌纵横的稻田景色与纯朴的农村风情,也可以享受灌木丛夹道的美景以及到达最高处「纵观日月亭」俯瞰关山镇的全景,值得一游的关山自行车道之旅!
位在卑南溪旁的关山亲水公园十分辽阔,骑自行车游园一圈约需30分钟左右,其中园区内有著赏鸟屋、人工湖、观星台以及各种亲水设施。夏天是造访这里的好时机,园区以天然涌出的伏流为水源,水流不仅干净毫无污染,更是清凉无比。在安全的人工戏水河道、喷泉广场与戏水区中,让游客能大打水仗,或在广场喷泉间来回穿梭,充分享受戏水的乐趣,成为亲子假日出游踏青的好去处。
坐落于海岸山脉西侧山脚下的电光部落,是恒春阿美族在 150 年前往北迁移,落脚至现今电光村。100 多年前,清兵入侵这地,在地原住民奋力抵抗,并使用竹炮来吓退清兵,因此,竹炮的声响除了是过去部落历史的见证,现在则变成了欢迎与接待游客的祝福意义。部落里的宝妈食堂,使用在地生产的食材烹调出幸福的滋味,来自隔壁阿姨的青菜、阿嬷的小番茄等,都是最新鲜无污染,搭配食堂的招牌菜,酒酿猪脚或刺葱鸡腿排等,满满都是幸福的滋味。
迎著微风、闻著稻香、享受初夏与秋天的稻浪,伯朗大道金城树下的奉茶小歇、天堂路延伸的群山与稻田的美丽景致、海岸山脉午后的云瀑,多变的视野感受,放慢速度的池上单车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