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选单

舌尖上的台湾

民以食为天的台湾,由于工商业发展快速,台湾「吃」的文化除了传统中式饮食方式外,也发展出中式快餐连锁店的经营方式,使得台湾「吃的艺术」变得更加繁复。因台湾地处世界文化交流的总汇,世界各国饮食也纷纷在台湾出现,美国的汉堡、意大利的披萨、日本的生鱼片…,还有清真美食等等,包罗万象,让台湾着实成为饕家吃货天堂。

台湾小吃

台湾小吃 满足您挑剔的味蕾

台湾小吃不僅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更能呈现台湾一般市民的生活与文化,因此,若想认识台湾本土特色,藉由走访各地夜市、品尝美味小吃,是最迅速的方法。「就地取材」是各式小吃的特色,由于台湾四面环海、渔获丰富,因此「海鲜」经常是料理的主角之一,如蚵仔煎、生炒花枝、烤鱿鱼、土魠鱼羹、虱目鱼汤等,鲜美滋味让人口齿留香;还有肉香面Q的牛肉面、手掌大的大鸡排、驰名全球的小笼包等等,都是台湾必尝的经典小吃。

盐酥鸡
盐酥鸡

盐酥鸡最早出现于台南,灵感起源自60年代风行台湾的美式炸鸡。台湾的盐酥鸡采用无骨或带细骨的鸡肉块,切成小块腌渍後,再裹湿粉下锅油炸后,洒上胡椒盐、辣椒粉即成美味的小点心。演变至今,盐酥鸡已成为台湾大街小巷相当普遍的特色小吃,小小的推车上除了鸡块以外,还有许多包括海鲜、蔬菜在内的食材,除了胡椒盐及辣椒末等调味料,许多店家也研发出特殊的独门沾酱。

烤鱿鱼
烤鱿鱼

烤鱿鱼是将整条鱿鱼,放在烤具上,加入辣椒等配料,进行烧烤,将烤好的鱿鱼穿成串,一般一串只有一条鱿鱼。充满弹性和海鲜香味的热腾腾现烤鱿鱼,抹上店家特调酱汁和洒上芝麻,香味更加浓厚,而且不能烤的过老过干,才能将鱿鱼本身甜味烤出,炉火上的烤鱿鱼微微卷起,随着热气慢慢舞动。由于它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吃,这样就可以达到一边逛街一边品尝美味的目的,所以很受逛街人士的喜欢。台湾各地以沿海渔港、夜市及观光景点等处贩售居多。

车轮饼
车轮饼

是一种源自日本的和果子(日式甜点),在台湾制作时通常于圆形铁盘上,边转动边制作,称为车轮饼或称红豆饼。车轮饼外皮以面粉、鸡蛋与砂糖制成,外皮之间夹有内馅,早期的馅料通常是红豆泥或奶油,也有萝卜丝作成的咸口味。将外饼皮烤至酥脆柔软的口感,一咬下去内馅饱满,趁热吃浓郁的口感令人难忘,每口车轮饼都散发着馅料的香味,口感绵密,甜而不腻。

鸡蛋糕
鸡蛋糕

一种常在台湾街头贩卖的零嘴,类似香港小吃鸡蛋仔但口味与形状又不完全相同。相传鸡蛋仔起源於 1950 年代,有杂货店老板为了不浪费破裂的蛋,遂尝试加入面粉、牛油等配料弄成浆状,再经倒模烘烤而成。现烤鸡蛋糕是伴随我们长大的小点心,嘴馋时总要买几个来解馋,热腾腾的鸡蛋糕,还透着浓浓鸡蛋香与牛奶香,烤得金黄酥脆的鸡蛋糕,香味总是让人怀念,内馅松软口感绵密,不变的好味道,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包。 

天妇罗
天妇罗

一种鱼浆油炸食品,日本关西地区以天妇罗称之,为与日本料理如炸虾(将鱼、虾或蔬菜等裹以小麦粉与蛋汁,并油炸的食物)区隔,台湾音译为甜不辣。做法是将新鲜现打的鲨鱼鱼浆,炸成金黄的外表。起锅后,搭配腌制的小黄瓜与特制调成的甜辣酱入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可以感受到满满香浓滋味,外酥内软,弹牙富嚼劲。

烤香肠
烤香肠

香肠是许多地区都有的美食,早期烤香肠常有骑脚踏车的摊贩沿街叫卖,随处一停就烤起香气四溢的香肠,吸引许多顾客闻香而来,通常伴随掷骰的么喝声,吸引路人围观购买。现在的夜市或观光景点亦常见到,炭烤的香肠,一口咬下肉汁香甜,超Q弹牙,肥而不油,加上迷人炭烤焦香气,好吃的让人赞不绝口,完全不会有任何油腻感,搭配蒜头或是刷上酱料,一吃绝对就上瘾。

药炖排骨
药炖排骨

台湾盛行药膳食补,尤其是「药补不如食补」的饮食观念,其中最常见且平价的药炖排骨是一般民众的首选。以十几种中药材调配,加入汆烫的排骨或是羊肉,经长时间细火慢熬而成,汤头甘醇爽口,散发独特香气,肉质香甜软嫩,店家多采温补的方式调配汤头,还贴心因应四季的变化调整中药材的比例,让顾客一年四季都能进补而不上火。台湾夜市更是发扬光大,随处可见顾客啃食排骨,吮指回味乐无穷。 

烤玉米
烤玉米

烤玉米为台湾传统小吃,台语称之为「烘番麦」,在台湾各地的夜市、流动摊贩、小吃店都能发现烤玉米的踪迹。刷上特调酱汁的玉米,放到烤炉上细细烘烤,让酱汁更能入味,产生独特香甜的口感,也有不同口味,让顾客做多样选择,古早味碳烤玉米,烤的焦香,口感独特涮嘴,一定要品尝过才能感觉玉米的甜味,颗颗饱满的玉米粒越嚼越香,香甜气味在口中散开,吃了还想再吃。

盐水鸡
盐水鸡

将整只全鸡涂抹上调味料腌制,放进加入高汤的盐水锅中熬煮,最后取出放凉,再分别切块,也可搭配大量丰富的蔬菜,淋上酱汁、胡椒粉、蒜泥,并洒上葱花及姜丝拌匀,新鲜鸡肉富弹性,口感更是鲜甜Q嫩有咬劲,和新鲜蔬菜一起吃,清爽不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