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的台湾,由于工商业发展快速,台湾「吃」的文化除了传统中式饮食方式外,也发展出中式快餐连锁店的经营方式,使得台湾「吃的艺术」变得更加繁复。因台湾地处世界文化交流的总汇,世界各国饮食也纷纷在台湾出现,美国的汉堡、意大利的披萨、日本的生鱼片…,还有清真美食等等,包罗万象,让台湾着实成为饕家吃货天堂。
想要了解台湾家庭主妇的拿手菜吗?推荐您品尝台湾家常菜!卤肉(焢肉)、三杯鸡、鸡卷(虾卷)、菜脯蛋…等等,都是许多人从小吃到大的好味道,还有所谓的「客家料理」,以晒干和腌渍为主要特色,口味较重也较咸,更重视菜肴香味,较有名的客家菜包括:客家小炒、梅干扣肉、梅菜蹄膀、姜丝肥肠、酸菜鸭汤等等美味佳肴。
所谓「三杯」是以一杯酱油、一杯麻油及一杯酒烹调而成的菜肴,除了三杯鸡以外,常见的还有三杯软丝、三杯杏鲍菇。三杯鸡源自江西,江西的三杯鸡作法是将三杯佐料及鸡块倒入沙锅内,加水以生火慢煨,直至肉烂为止。台湾的三杯鸡则是先采用姜、蒜、辣椒爆香,加入鸡肉及调味料以小火炖煮至汤汁收干,呈现咖啡色光亮的色泽,起锅前加入九层塔,香味四溢。
将芥菜制成咸菜(酸菜)、覆菜(福菜)、咸菜干(梅干菜)是客家饮食中相当重要的季节性活动中。以咸菜及鸭为主要食材的酸菜鸭汤更是别具风味的客家菜。
梅干扣肉源自浙江绍兴,其作法系将将五花肉放在梅干菜上,加上几片笋及几滴黄酒,入锅蒸熟。在台湾,梅干扣肉是经典的客家美食,在生活条件不富裕的年代,梅干扣肉是年节喜庆用来招待客人的重要菜色。先将五花肉先油炸以减少油分,再与梅乾菜一起烹煮,让五花肉释出的油脂滋润了梅干菜,梅干菜也提出了肉的香甜,不油不腻。
用剥皮辣椒煮成的鸡汤,甘甜味美,去籽后的辣椒只有些许的辣度,独特的剥皮辣椒香气,加上鸡汤的鲜美滋味,相得益彰。
白斩鸡是粤菜的传统菜色之一,称为白切鸡。传统作法系将鸡以热水浸熟或蒸熟,不加任何香料或调味料,保持鸡自然鲜甜的原味,食用时沾酱油或姜末、葱粒及热油制成的沾酱。白斩鸡的作法看似简单,但要做到肉质鲜嫩多汁,那可是厨艺的一大挑战。在台湾,白斩鸡是传统尾牙宴上的主菜,鸡的台语发音与「加」相同,代表多出来的意思,尾牙宴上,雇主将鸡头指向绩效表现不彰的员工,代表解聘的意思。如果雇主不想解聘任何员工,则将鸡头拿掉或是朝向自己。
客家小炒是客家人运用剩余的食材制作而成的菜肴。遇到家里有客人突然造访,好客的客家人即使没有事先准备,也会利用家里现有的食材制作成简单美味的菜肴招待客人,客家小炒即是其中常见的菜色。
凤梨炒木耳又称为咸酸甜,取其咸中带酸、甜的特殊滋味,是道地的客家菜。清爽的凤梨下锅炒后释放出的香甜味,搭配富含胶质、营养丰富的黑木耳,是一道既开胃又养生的美味佳肴。
刺葱凉拌山猪肉是著名的原住民美食。刺葱,俗称鸟不踏,是原住民常用的香料,其香味特殊,用来凉拌、油炸、煮汤或用来煎蛋,各有不同的风味。嚼劲十足的五花山猪肉,拌上刺葱、辣椒、姜丝、酱油等佐料,是夏日最佳的餐前开胃菜。
肠旺原来是贵州民间小吃,在台湾则常见于川菜馆,因此经常被误以为是川菜。肠旺中的「肠」是指猪大肠,「旺」则是指猪血鸭血,台湾人喜欢其「昌旺」的吉祥谐音。